[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微球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60254.5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00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英;王倩;李莉;王焕然;魏来;曾铮;谭建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7/69 | 分类号: | A61K47/69;A61K47/64;A61K9/50;A61K47/36;A61K48/00;A61L27/02;A61L27/20;A61L27/22;A61L27/50;A61L27/5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付兴奇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纳米 载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一种复合微球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复合微球纳米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包含壳聚糖‑三聚磷酸钠复合微球与牛血清白蛋白的混合溶液在85~95℃反应0.5~1h后形成纳米混合物溶液,待纳米混合物溶液冷却至15~30℃后调节纳米混合物溶液的pH值至5.9~6,搅拌0.5~1h形成复合微球纳米载体。壳聚糖‑三聚磷酸钠复合微球能够在特定pH值下与高温变性的牛血清白蛋白交联形成粒径均匀的壳聚糖‑三聚磷酸钠‑牛血清白蛋白复合微球。此制备方法简便,制得的壳聚糖‑三聚磷酸钠‑牛血清白蛋白复合微球可以接枝生物功能因子及药物且可以延长生物功能因子及药物的作用时间,控制其释放。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复合微球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纳米颗粒尺寸大概在几百纳米左右,较小的粒径决定了它们独特的理化特性,使其在各种生物应用中特别突出,并且纳米材料表现出高表面积-体积比,通过对其表面进行功能性修饰以及接枝配体等可以改变他们在体内的作用。
纳米载体不仅能够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并且实现可控释放,还有助于改善药物的体内循环时间和溶解度、细胞内递送以及穿透生物膜。
壳聚糖作为自然界唯一含游离氨基碱性阳离子多糖,因其无毒无刺激,组织相容性好,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应用于体内安全,且壳聚糖因具有活性基团-NH2,可与含官能团的醛或酸酐药物化学偶连,使药物大量分布于偶联结构内,再通过壳聚糖自身溶胀、表面溶蚀、本体降解等途径释放药物,因此壳聚糖成为理想的药物控释载体。
目前用于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以乳化交联法较为常用,壳聚糖在交联剂三聚磷酸钠的作用下可以形成壳聚糖微球,但是通过该方法制得的微球粒径不均一。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复合微球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能够制得粒径均一的纳米载体,制得的纳米载体形态稳定,不容易聚集。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在第一方面,本申请示例提供了一种复合微球纳米载体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包含壳聚糖-三聚磷酸钠复合微球与牛血清白蛋白的混合溶液在85~95℃反应0.5~1h后形成纳米混合物溶液,待纳米混合物溶液冷却至15~30℃后调节纳米混合物溶液的pH值至5.9~6,搅拌0.5~1h形成复合微球纳米载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壳聚糖-三聚磷酸钠复合微球能够在特定pH值下与高温变性的牛血清白蛋白交联形成粒径均匀的壳聚糖-三聚磷酸钠-牛血清白蛋白复合微球。此制备方法简便,制得的壳聚糖-三聚磷酸钠-牛血清白蛋白复合微球可以接枝生物功能因子及药物且可以延长生物功能因子及药物的作用时间,控制其释放。
结合第一方面,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示例中,上述混合溶液中壳聚糖与牛血清白蛋白的质量比为1:2~1:6。
结合第一方面,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示例中,采用碱溶液调节上述纳米混合物溶液的pH值至5.9~6。
可选地,碱溶液包括氢氧化钠溶液。
在上述示例中,纳米混合物溶液呈现酸性,需要通过碱溶液调节其pH值至5.9~6。
结合第一方面,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示例中,上述壳聚糖-三聚磷酸钠复合微球的溶液通过以下方法制得:
将pH值为4.5~5.5的壳聚糖溶液和pH值为4.5~5.5的三聚磷酸钠混合,在15~30℃下搅拌1~2h形成壳聚糖-三聚磷酸钠复合微球的溶液。
在上述示例中,壳聚糖能够在特定pH值的条件下与三聚磷酸钠反应形成壳聚糖-三聚磷酸钠复合微球。
结合第一方面,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示例中,上述三聚磷酸钠溶液和壳聚糖溶液的体积比为1:2~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02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