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协同祛痘效果的组合物、化妆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0640.6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8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潘启诚;丛琳;李雪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高姿化妆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2 | 分类号: | A61K8/92;A61K8/49;A61K8/67;A61K8/81;A61K8/368;A61Q19/00;A61P29/00;A61Q17/00;A61P17/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蒋学超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协同 效果 组合 化妆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协同祛痘效果的组合物、化妆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日用护肤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组合物中的PCA锌、包裹水杨酸、季铵盐‑73、烟酰胺、茶树精油的合适配比,可使得该组合物达到控油、去角质、抗菌、消炎等多功效协同作用,从而达到具有安全有效祛痘的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协同祛痘效果的组合物应用于化妆品中,使得化妆品具有消炎祛痘的效果,化妆品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用护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协同祛痘效果的组合物、化妆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痤疮是一种累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变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部分痊愈后遗留血管扩张及瘢痕形成。
痤疮的病因主要有:1、皮脂分泌过多;2、皮脂腺导管过度焦化导致脱落的角质细胞、毛囊皮脂腺原有的细菌、皮脂混合物堆积在毛囊口,形成痤疮;3、痤疮丙酸杆菌、糠秕孢子菌、表皮葡萄球菌等细菌和真菌引起皮肤受损形成痤疮;4、免疫反应;5、睡眠不足;6、饮食辛辣等。
目前,市场上祛痘护肤产品种类繁多,但大都存在功效单一,刺激性强等问题,这类护肤品的功效已经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所以人们急需寻找一款作用较全面、安全、无不良反应、效果明确的具有祛痘作用的化妆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背景技术中的至少一个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协同祛痘效果的组合物、化妆品组合物,该组合物通过控油、去角质、抗菌、消炎等多功效协同作用,从而达到安全有效祛痘的效果;该组合物可用于制备化妆品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具有协同祛痘效果的化妆品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协同祛痘效果的组合物,按重量份,所述具有协同祛痘效果的组合物包括:
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按重量份,所述具有协同祛痘效果的组合物包括:
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所述烟酰胺的烟酸含量低于100PPM。
本发明还提供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具有协同祛痘效果的组合物在祛痘、消炎的化妆品中的应用。
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具有协同祛痘效果的组合物应用于制备护肤霜、护肤乳液、护肤凝胶、睡眠面膜、护肤精华或护肤水中的至少一种剂型。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协同祛痘效果的化妆品组合物,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具有协同祛痘效果的组合物。
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具有协同祛痘效果的化妆品组合物,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
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所述化妆品辅料基质选自表面活性剂、增溶剂、增稠剂、调理剂、保湿剂、油脂、防腐剂、螯合剂、香精、去离子水的一种或多种。
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所述化妆品辅料基质选自表面活性剂、增溶剂、增稠剂、调理剂、多元醇保湿剂、油脂、防腐剂、螯合剂、香精以及去离子水。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如第二方面所述的具有协同祛痘效果的化妆品组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比例,用去离子水溶解PCA锌、包裹水杨酸、烟酰胺,混合均匀;
2)将多元醇保湿剂于70-90℃溶解季铵盐-73,冷却后,加入1)所得产物中;
3)将茶树精油预先用增溶剂溶解,混匀后加入2)所得产物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高姿化妆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高姿化妆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06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零件加工用密封保温性能好的热处理炉
- 下一篇:一种新型随钻扩眼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