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3947.2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31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蔡承佑;梁建钦;陈若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075 | 分类号: | H01L25/075;H01L33/58;G09F9/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一种显示装置包含基板、发光元件及抗反射玻璃层。发光元件位于基板之上。抗反射玻璃层位于发光元件之上,且抗反射玻璃层具有透光度为40‑95%。抗反射玻璃层包玻璃层及吸光层。玻璃层具有粗糙上表面及雾度为70‑80%。吸光层位于玻璃层的粗糙上表面之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发光二极管(LED)生产尺寸的突破,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 LED)显示面板或迷你发光二极管(mini LED)显示面板逐渐受到重视。在常规的微型/迷你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中,LED晶片被不透明的(通常是黑色的)封装胶包围,以增强显示装置的对比度并减小由环境光产生的反射光的强度。然而,不透明封装胶的总面积超过显示装置面积的85%。由于从LED晶片发射的大量光线被不透明封装胶吸收,因而降低了显示装置的亮度。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态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含基板、发光元件、以及抗反射玻璃层。发光元件位于基板之上。抗反射玻璃层位于发光元件之上,具有透光度为40-95%,并且包含玻璃层以及吸光层。玻璃层具有粗糙上表面及雾度(haze)为70-80%。吸光层位于玻璃层的粗糙上表面之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发光元件包含红色LED晶片、绿色LED晶片、及蓝色LED晶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吸光层包含聚合物及多个第一吸光颗粒散布于其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发光元件的顶部与玻璃层的底部通过间隙分开,且间隙在100μm至150μm的范围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显示装置还包含圆偏振片层位于发光元件及玻璃层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显示装置还包含透明封装层位于发光元件及玻璃层之间,并围绕发光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显示装置还包含灰色封装层位于发光元件及玻璃层之间,并围绕发光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灰色封装层包含封装材料及多个第二吸光颗粒散布于封装材料中,且第二吸光颗粒在封装材料中的重量百分比为约0.1-0.5%。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态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含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及抗反射玻璃层。第二基板邻近第一基板,且在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之间存在接合界面。第一发光元件及第二发光元件分别设置在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之上。抗反射玻璃层位于第一发光元件及第二发光元件之上,具有透光度为40-95%,并且包含玻璃层及吸光层。玻璃层覆盖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及接合界面,其中玻璃层具有粗糙上表面及雾度(haze)为70-80%。吸光层位于玻璃层的粗糙上表面之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第一发光元件及第二发光元件分别包含红色LED晶片、绿色LED晶片、及蓝色LED晶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第一发光元件的顶部及第二发光元件的顶部分别与玻璃层的底部通过间隙分开,且间隙在100μm至150μm的范围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吸光层包含聚合物及多个第一吸光颗粒散布于其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显示装置还包含圆偏振片层位于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与玻璃层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显示装置还包含透明封装层位于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与玻璃层之间,并围绕第一发光元件及第二发光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显示装置还包含灰色封装层位于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与玻璃层之间,并围绕第一发光元件及第二发光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39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线性电流源的功率分流
- 下一篇:X射线管用电源装置和X射线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