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纯疱疹病毒1型和2型分型核酸检测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3051.6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2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胡明明;张学增;王义聪;王玮;李振红;付光宇;杨增利;苗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4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潘颖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纯 疱疹病毒 型分型 核酸 检测 试剂盒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纯疱疹病毒1型和2型分型核酸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包括PCR反应液1、PCR反应液2、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PCR反应液1包括:HSV‑1型上游引物、下游引物、荧光探针;HSV‑2型上游引物、下游引物、荧光探针;DNA聚合酶,尿嘧啶DNA糖基化酶,dNTP,PCR缓冲物,PCR扩增增强剂,防腐剂,水;PCR反应液2包括醋酸锰、防腐剂、水。本发明操作方便,试剂2‑8℃保存,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重复性强、检测结果快速。采用本发明试剂盒可以实现单管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和2型特异性DNA核酸片段同时进行分型荧光PCR定性检测,为诊断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提供可靠的分子诊断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病原体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纯疱疹病毒1型和2型分型核酸检测试剂盒。
背景技术
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属于疱疹病毒科α病毒亚科双链DNA病毒,根据抗原性不同分为1型和2型,即HSV-1和HSV-2,两型核苷酸序列有50%同源性。1型主要由口唇病灶获得,主要感染头部(眼、口、唇)的皮肤黏膜及躯干上部皮肤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单纯疱疹性脑炎、疱疹性角膜炎、口腔疱疹性、皮炎等;HSV-2可从生殖器病灶分离到,主要引起生殖器部位的皮肤黏膜疱疹及新生儿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在全球广泛分布,人群中感染极为普遍,潜伏和复发感染者较多。患者和带毒者是该病的传染源,可通过皮肤、粘膜的直接接触或性接触途径进入机体。临床上对两种亚型感染的预后和处理方法不同,因此对HSV感染进行诊断和分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流行病学意义。
目前HSV检测包括病毒分离培养、血清学检测和分子诊断学方法。病毒分离培养主要是细胞培养检测;血清学检测包括抗体检测和抗原检测,主要使用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法;分子诊断学方法包括基因测序及核酸检测方法。传统培养法特异性和敏感性高,但临床检测时间长(至少需要24-48h),过程繁琐,且阳性率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不适用于大范围检测。血清学方法由于窗口期的存在,诊断存在滞后性,不能准确反映当前是否感染,虽然特异性可高达95%,但是敏感性不够,检测率较低。基因测序具有成本昂贵、步骤复杂繁琐、耗时长等缺点,不适宜临床检测用。而核酸荧光PCR检测法具有快速性、准确性和高灵敏性等优点,能够对感染作出早期诊断,适合临床筛查及诊断,同时给疫情的快速分析和控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研究显示,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与标准的病毒培养方法在HSV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均能达到90%以上。因此,在国内采用实时荧光PCR技术进行HSV核酸检测是最快速、可靠的方法。
但是常规PCR荧光定量检测DNA扩增采用热启动Taq酶扩增体系,RNA扩增采用Taq酶和反转录Mlv酶扩增体系,二者选用的Buffer也不一样,两种扩增体系不能实现统一。在检测时间方面,DNA扩增需要约1.5h,RNA扩增需要约2h,耗时也较长。并且热启动Taq酶扩增试剂储存条件必须为-20℃保存,干冰或冰袋运输,有效期较短,在使用和运输过程中不便捷。现有的多重PCR技术仍存在检测特异性差、灵敏度低等缺点。另外扩增试剂使用外源性质粒作为内标,仅对提取和扩增的过程进行监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纯疱疹病毒1型和2型分型核酸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操作方便,试剂2-8℃保存,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重复性强、检测结果快速。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纯疱疹病毒1型和2型分型核酸检测试剂盒,试剂盒包括PCR反应液1、PCR反应液2、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
PCR反应液1包括如下组分:
如SEQ ID NO:1所示的HSV-1型上游引物,如SEQ ID NO:2所示的HSV-1型下游引物,如SEQ ID NO:3所示的HSV-1型荧光探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30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