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SLC25A13基因突变的方法、引物及探针组合物、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2765.5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3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郑建权;刘晶晶;刘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会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58 | 分类号: | C12Q1/685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汤星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slc25a13 基因突变 方法 引物 探针 组合 试剂盒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SLC25A13基因高频突变位点的方法、引物及探针组合物、以及试剂盒,该检测SLC25A13基因高频突变位点的引物及探针组合物,包括以下至少一对引物及探针组合物:用于检测c.851_854del4突变位点的第一引物和第一探针;用于检测c.1638_1660dup突变位点的第二引物和第二探针;用于检测IVS6+5G﹥A突变位点的第三引物和第三探针;以及用于检测IVS16ins3kb突变位点的第四引物和第四探针。本发明采用一管多检,有效简化操作步骤和节省时间,无需开盖,减少污染,结果直观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检测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检测SLC25A13基因高频突变位点的方法、引物及探针组合物、以及试剂盒。
背景技术
人类SLC25A13基因位于染色体7q21.3,编码的蛋白质称希特林蛋白,是一种线粒体内钙结合天冬氨酸/谷氨酸载体(Aspartate/Glutamate Carrier,AGC)蛋白,在尿素循环及其他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基因异常可导致所编码的希特林蛋白缺乏并由此引发的希特林蛋白(Citrin)缺乏症。
希特林蛋白缺乏症包含成年发作Ⅱ型瓜氨酸血症(Adult Onset TypeⅡCitrullinemia,CTLN2)或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eonatal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caused by Citrin Deficiency,NICCD)。其中CTLN2临床表现主要有突发意识障碍、精神错乱等肝性脑病,发病前多有应激、感染、酒精或大量蛋白摄入等诱因,病情进展迅速,半数以上初次发作后存活不超过17个月,最终多死于脑水肿。患者多有嗜食豆类、花生等,厌食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倾向。而NICCD多于生后数月内发病,最常见表现为黄疸、血瓜氨酸升高以及脂肪肝,但症状多在1岁内消失,部分NICCD患儿仍留有易疲劳等非特异性症状,少数有胰腺炎、高脂血症和癫痫样发作,2岁起饮食有明显嗜食豆类、花生等,厌食甜食及谷类的饮食倾向。
由于希特林蛋白缺乏症的两种临床表型大不同,目前采取的治疗也有所不同。对于NICCD患儿,饮食方面给予高蛋白高脂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如:无乳糖奶粉、富含中链脂酰肉碱的配方奶等,苯巴比妥和熊脱氧胆酸可用于黄疸对症处理,适当补充维生素E可改善氧化应激,有出血倾向患儿给予维生素K治疗。少数病情严重患儿需进行肝移植。
对于CTLN2患者,因其存在明显的高氨血症,为减轻高血氨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应长期坚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可给与苯甲酸钠、苯乙酸钠等降低血氨,同时可加入肌酐以减少过量精氨酸产生的胍基乙酸的毒性作用。对于伴有肝性脑病的CTLN2患者,使用甘油及果糖会使体内NADH/NAD+升高,进一步加重高血氨及其他有毒物质的代谢,加重脑损伤,应选用甘露醇减轻脑水肿。目前对希特林蛋白缺乏症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仍为肝移植,但对于移植后患者生存质量及时间缺乏相关调研,因此对于肝移植后的效果尚难评价。
希特林缺陷症属于常染色体隐形遗传性基因疾病。最初在日本发现,但近年来在中国、韩国、越南、以色列、捷克、美国和英国等也相继发现,并呈种族差异,提示本病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在我国,该致病基因携带率约为1/65,其中长江以南地区,携带率高达1/48。
目前已报道的SLC25A13基因突变类型已超过80种,而中国人群中以c.851_854del4、c.1638_1660dup、IVS6+5G﹥A和IVS16ins3kb四种高频突变类型为主,占约85%。正因为SLC25A13基因突变类型种类多,目前的筛查技术仍以多项传统技术互相结合为主,如PCR/LA-PCR、PCR-RFLP、Sanger、cDNA克隆分析和Western blot,这些方法不仅操作繁琐,费时费力,而且需要开盖进行分步操作,极容易造成污染,不适合在临床上进行大面积推广。
目前国内关于SLC25A13基因检测的主要相关专利可参照下表1:
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会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会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27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