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体螺旋推力驱动的推进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47596.6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4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龚成勇;何香如;曾永亮;李仁年;曹瑞;梁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H1/02 | 分类号: | B63H1/02 |
代理公司: | 金昌锦科标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3 | 代理人: | 王园园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体 螺旋 推力 驱动 推进器 | ||
一种流体螺旋推力驱动的推进器,本发明涉及运输技术领域中用于水下居住或作业的设备技术领域;倒锥形空腔结构的外环壁上设有内嵌螺旋叶片。利用流体对推进器空腔上的内嵌螺旋叶片的作用,其水平分力沿着推进器切向产生旋转力矩,作用特征是旋转力矩对推进器产生旋转的机械能使推进器在水面上旋转,其向上分力与沿推进器放置方向相同,方向与其中心轴平行垂直作用在内嵌螺旋叶片上,产生浮力与推进器空腔、叶形平衡器的空腔配合提升推进器漂浮性能;内嵌螺旋叶片在推进器空腔外侧体型的变化规律使推进器在流体作用下旋转时更加平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输技术领域中用于水下居住或作业的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体螺旋推力驱动的推进器。
背景技术
流体动力是人类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其中天然水流对于人类而言是最为便利的动力来源。由于天然水流是不稳定的,一般天然水流的驱动力的利用需要一定的地形、水流条件,现有的技术中将天然水流的驱动力可利用并能有效控制是极为困难的。如果能够将天然水流的驱动力合理利用起来,那将会给水上交通带来便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流体螺旋推力驱动的推进器,有效的利用天然河流的动力,形成旋转并实现有效控制,能够自身保持平衡的同时,还能够达到推进器自动收放牵引线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上部分结构和下部分结构,其中,上部分结构包含调整锥固定螺栓、绕线手柄、绕线支撑环、绕线支架、绕线盘线轴、上部挡板、下部挡板、接线耳绕线中心轴、绕线下轴承、绕线上轴承、绕线支撑轴承;调整锥固定螺栓穿设固定在绕线手柄的顶壁,绕线手柄为中空结构,其设置于绕线支撑环内环中,绕线支撑环中嵌设有绕线支撑轴承,绕线支撑轴承中开设有穿线孔,绕线盘线轴的上端固定有上部挡板,上部挡板固定在绕线手柄的底表面,绕线盘线轴的下端固定有下部挡板,且绕线盘线轴的下端侧壁固定有接线耳,绕线中心轴的上下两端分别利用绕线上轴承和绕线下轴承旋接在绕线盘线轴内;
上述下部分结构包含推进器空腔、叶形平衡器、叶形平衡器连接杆、内嵌螺旋叶片、平衡球、调整锥、调整锥柔性钢丝;绕线支撑环的下表面圆心等角度固定有若干个绕线支架,若干个绕线支架的下端固定在推进器空腔的顶壁上,推进器空腔的顶壁开设有通孔,该通孔与绕线中心轴以及绕线手柄相互贯通设置;调整锥柔性钢丝的上端固定在调整锥固定螺栓的下端,调整锥柔性钢丝的下端依次穿过绕线手柄的底壁、绕线中心轴以及通孔后,与悬设于推进器空腔内的调整锥连接,调整锥下方的推进器空腔内设有平衡球,推进器空腔由上部的圆柱形空腔结构和下部的倒锥形空腔结构构成,圆柱形空腔结构的下端一体成型有倒锥形空腔结构,圆柱形空腔结构的外环壁上利用数个叶形平衡器连接杆连接有叶形平衡器;倒锥形空腔结构的外环壁上设有内嵌螺旋叶片。
进一步地,所述的绕线手柄的上端外环壁上开设有螺纹槽。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嵌螺旋叶片沿一条空间螺旋线分布在倒锥形空腔结构的外侧。
进一步地,位于倒锥形空腔结构中部的内嵌螺旋叶片的深度和宽度均大于位于倒锥形空腔结构上下两端的内嵌螺旋叶片的深度和宽度。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水中调整放置方向及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75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窃电计量用电流互感器
- 下一篇:一种电动水泵减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