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正压电效应的组合结构式人行路面压电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00166.9 | 申请日: | 2020-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34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秦祥振;刘志明;丁光亚;师开喜;施旷;符洪涛;高紫阳;倪俊峰;袁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2/18 | 分类号: | H02N2/18;E01C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郑书利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压电效应 组合 结构式 行路 压电 单元 | ||
1.一种利用正压电效应的组合结构式人行路面压电单元,包括下层底板和上层盖板,压电主体单元和线路转接板设置于下层底板上并由上层盖板覆盖;所述下层底板四周具有凹型槽,凹形槽中设置有粘合填充物支承和密封所述下层底板和上层盖板,所述下层底板上、凹型槽以内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载装槽,载装槽包围的中心具有线路转接板安装槽;所述压电主体单元包括载装板、压电换能器、单元电路板和硅胶垫片,所述载装板上设置有8个圆形单元槽,单元槽中具有圆环槽,所述载装板中心具有单元电路板安装槽,所述圆形单元槽均带有直线与所述单元电路板安装槽连通的连接槽,所述载装板安装于所述载装槽中,线路转接板设置于线路转接板安装槽中,所述压电换能器包括压电陶瓷单元,压电陶瓷单元安装于圆形单元槽中,所述压电陶瓷单元上端设置有所述硅胶垫片,所述单元电路板设置于单元电路板安装槽中;所述载装板尺寸为130mm*130mm*5mm,所述圆形单元槽直径为41mm,每个所述圆形单元槽内开设有宽度为6mm、厚度为3mm的圆环槽,圆环槽与所述圆形单元槽的侧壁之间留有宽度为2.5mm的环形间隔带,所述圆环槽包围的中心部位形成圆形中心凸台;所述压电主体单元的整体结构为所述压电换能器搁置在所述载装板周围的8个圆形单元槽内,所述单元电路板搁置在所述载装板中心位置的单元电路板安装槽中并被8个圆形单元槽包围,8个所述圆形单元槽和所述单元电路板安装槽连线形成 “米”字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正压电效应的组合结构式人行路面压电单元,其特征是:所述压电换能器为直径41mm、有效压电陶瓷板直径为24mm的单面压电陶瓷元件,其中心陶瓷为PZT-5系列,所述单元电路板采用覆铜基板玻纤板,起到连接压电换能器以及将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的作用;所述硅胶垫片底板直径41mm、厚1mm,所述硅胶垫片中心处向上凸出直径10mm、厚4mm的小圆柱,所述硅胶垫片的边角处留有供压电换能器焊线的缺口;所述线路转接板置于下层底板正中间位置,将各载装板上通出的导线进行汇集,连接以后分别进行输出;所述上层盖板为厚度12mm的钢化玻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正压电效应的组合结构式人行路面压电单元,其特征是:所述粘合填充物为双面海绵胶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正压电效应的组合结构式人行路面压电单元,其特征是:所述硅胶垫片切去的部分大体是从边缘向内切入11mm,切去宽度为10mm,与所述硅胶中心凸起部分直径相同,切口正对硅胶突起部分中心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正压电效应的组合结构式人行路面压电单元,其特征是:所述下层底板与所述上层盖板的四角处用硅橡胶进行粘结封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正压电效应的组合结构式人行路面压电单元,其特征是:所述下层底板与所述上层盖板的四角处用硅橡胶进行粘结封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正压电效应的组合结构式人行路面压电单元,其特征是:所述下层底板与所述上层盖板的四角处用硅橡胶进行粘结封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未经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016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防安全风险的评估、预警方法
- 下一篇:一种NAND存储器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