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润滑油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80094168.4 | 申请日: | 2019-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4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 发明(设计)人: | 阿部昌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M105/32;C10M107/02;C10M143/00;C10M171/02;C10N20/00;C10N20/02;C10N20/04;C10N30/02;C10N30/06;C10N30/10;C10N40/04;C10M10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牛蔚然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油 组合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润滑油组合物,其含有将低温时的粘度上升抑制在低水平、低温特性优异、且由剪切引起的粘度降低少的粘度改良用聚合物。本发明为润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30~90重量%的由特定的方法制造的乙烯与α‑烯烃的液态无规共聚物(A)和10~70重量%的润滑油基剂(其中,将(A)、(B)及(C)成分的总量作为100重量%),所述润滑油基剂包含选自特定的合成油(B)或矿物油(C)中的1种以上的成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润滑油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石油制品通常具有所谓的粘度的温度依赖性,即,若温度发生变化,则粘度大幅变化。例如,粘度的温度依赖性小的润滑油是优选的。因此,在润滑油中,为了减小粘度的温度依赖性,可使用可溶于润滑油基剂的某种聚合物作为粘度改良剂。近年来,作为这样的粘度改良剂,α烯烃聚合物已被广泛使用,为了进一步改善润滑油的性能均衡性,进行了各种改良。(专利文献1)
上述那样的粘度指数改善剂通常用于在高温时保持适当的粘度,最近,作为减轻环境负担的一环,对于节省能源、节省资源进行了深入思考,尤其是需要将低温时的粘度上升抑制为较低的值(低温特性优异)、耐久性、耐热氧化稳定性也优异的粘度改良剂。在通常的润滑油用途中,为了得到优异的低温特性,将聚合物的浓度尽可能地抑制为较低的值是有效的,而且在经济性方面也是有利的,鉴于上述等理由,已知有尽可能使用高分子量的聚合物的方法,然而,若提高分子量,则存在剪切稳定性变差这样的问题。对于工业用润滑油用途、尤其是风力发电用齿轮油而言,要求更高的低温特性和剪切稳定性,要求考虑了两性能的平衡这样的品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WO00/34420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另一方面,作为润滑油基剂,根据API品质分类,矿物油被分类为组(I)~(III)这三级,此外,聚α烯烃(PAO)被分类为组(IV),其他被分类为组(V)。汽车用的各种润滑油用途中,为了应对要求性能的提高及环境负担的减轻,从以往广泛使用的组(I)矿物油起,组(II)及(III)矿物油、或如聚α烯烃这样的合成油的使用率提高。另一方面,在工业用润滑油用途中,也要求长寿命、高耐久性,已使用了上述的组(III)矿物油或聚α烯烃。尤其是近年来的风力发电用齿轮油中,作为耐久性的主要参数,迫切要求剪切稳定性。其中要求的剪切稳定性难以用以往的高分子量型粘度调节剂来应对,而使用聚丁烯等较低分子量的α烯烃聚合物。然而,根据用途的不同,在聚丁烯的粘度特性、尤其是低温下的充分流动性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另外,就风力发电用齿轮油而言,除了以往的要求特性外,还要求高的防微点蚀性能。微点蚀是在齿轮临近损伤之前、在高载荷下的弹性流体动力润滑(EHL)区域由过度的应力循环引起的疲劳过程。本申请的发明人在这样的状况下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将乙烯含量、粘度、分子量分布在特定范围内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与作为基剂的具有特定的粘度、粘度指数、倾点的1种以上的合成油及/或矿物油组合,由此解决了上述那样的问题,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为提供低温粘度特性及剪切稳定性的均衡性优异、具有高的耐热氧化稳定性、高的防微点蚀性能的工业用润滑油。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作为本发明,具体而言,可举出以下的方式。
[1]润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30~90重量%的由下述的方法(α)制造的乙烯与α-烯烃的液态无规共聚物(A)、和10~70重量%的润滑油基剂,所述润滑油基剂包含选自具有(B1)~(B3)的特性的合成油(B)或具有(C1)~(C3)的特性的矿物油(C)中的1种以上的成分(其中,将(A)、(B)及(C)成分的总量作为100重量%);
(B1)100℃时的运动粘度为2~20mm2/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井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井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941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