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乙烯共聚物组合物及其阻隔性能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84425.6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272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川;S·萨洛蒙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瓦化学品(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贺珊珊;杨思捷 |
地址: | 瑞士弗***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乙烯 共聚物 组合 及其 阻隔 性能 | ||
1.聚乙烯共聚物组合物,其包含:
(1)10至70重量%的第一乙烯共聚物,其具有0.1至10g/10min的熔融指数I21;分子量分布Mw/Mn小于3.0;且密度为0.930至0.960g/cm3;和
(2)90至30重量%的第二乙烯共聚物,其具有小于50g/10min的熔融指数I22;分子量分布Mw/Mn小于3.0;且密度高于第一乙烯共聚物的密度,但小于0.970g/cm3;
其中第二乙烯共聚物的密度比第一乙烯共聚物的密度高0.031g/cm3以下;第一乙烯共聚物的熔融指数I21小于第二乙烯共聚物的熔融指数I22;第一乙烯共聚物中每千个碳原子的短链分支数(SCB1)与第二乙烯共聚物中每千个碳原子的短链分支数(SCB2)之比(SCB1/SCB2)大于2.0;且其中所述聚乙烯共聚物组合物具有1.8至7.0的分子量分布Mw/Mn;至少0.949g/cm3的密度;至少200g/10min的高负荷熔融指数I21;Z-均分子量MZ小于200,000;熔体流动比I21/I2小于40;且应力指数小于1.40,
其中所述熔融指数是使用ASTM D1238,2013年8月1日,测定的,并且所述熔融指数I2和I21是分别使用2.16kg和21.6kg的重量,在190℃测量的,所述术语“应力指数”或其首字母缩略词“S.Ex.”由以下关系定义:S.Ex.=log(I6/I2)/log(6480/2160);其中I6和I2是在190℃下分别使用6.48kg和2.16kg负荷测量的熔体流动速率;
所述短链支化是由于乙烯共聚物中存在α-烯烃共聚单体而引起的支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共聚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聚乙烯共聚物组合物具有5.0至40.0g/10min的熔融指数I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共聚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二乙烯共聚物的密度比所述第一乙烯共聚物的密度高0.020g/cm3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共聚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乙烯共聚物具有0.1至5.0g/10min的熔融指数I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共聚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二乙烯共聚物具有10至小于50g/10min的熔融指数I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共聚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聚乙烯共聚物组合物具有250至750g/10min的高负荷熔融指数I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共聚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聚乙烯共聚物组合物具有如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的单峰分子量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共聚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乙烯共聚物中每千个碳原子的短链分支数(SCB1)与第二乙烯共聚物中每千个碳原子的短链分支数(SCB2)之比(SCB1/SCB2)为至少2.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共聚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聚乙烯共聚物组合物具有1.8至4.0分子量分布Mw/M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瓦化学品(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诺瓦化学品(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8442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替代协议选择
- 下一篇:旋转和可移除的钻头/刀锥横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