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粘合剂组合物、粘合片及层叠体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82073.0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5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山口贵迪;山本真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子控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32B27/00 | 分类号: | B32B27/00;B32B27/18;C09J11/06;C09J133/04;C09J201/02;C09J7/38;C09J7/4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合剂 组合 粘合 层叠 | ||
提供可以使防金属腐蚀性、紫外线吸收性、粘合力、保持力、高度差填埋性及异物填埋性良好的粘合剂组合物。一种粘合剂组合物;粘合片;层叠体,所述粘合剂组合物含有:非交联性单体与具有官能团的交联性单体的共聚物、交联剂及紫外线吸收剂,作为构成共聚物的非交联性单体的单元,包含源自形成均聚物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以下的单体的单元及源自形成均聚物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5℃以上的单体的单元,作为构成共聚物的交联性单体的单元,包含源自官能团为羟基、酰胺基、氨基中的任意者的交联性单体的单元,源自共聚物的官能团为羟基、酰胺基、氨基中的任意者的交联性单体的单元的质量比为20~60质量%,构成共聚物的单元中,源自具有酸性基团的单体的单元的质量比小于0.5质量%,紫外线吸收剂在23℃下为液态或油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粘合剂组合物、粘合片及层叠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各种领域中广泛使用液晶显示器(LCD)等显示装置、触摸面板等将显示装置与输入装置组合而成的装置。其中,电容式触摸面板由于其功能性而得以迅速普及,尤其被用于手机、智能手机等中。在手机、智能手机等的制造等中,粘合片被用于贴合光学构件的用途。
作为构成粘合片的粘合剂组合物,已知包含聚合物及交联剂的粘合剂组合物(参照专利文献1~4)。
专利文献1记载了一种光学用粘合剂,其含有丙烯酸类聚合物和在波长350nm以上具有极大吸收波长的紫外线吸收剂,紫外线吸收剂含有至少一种在23℃下为油状或液态的化合物且相对于粘合剂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份为3~8质量份。
专利文献2记载了一种丙烯酸系粘合剂组合物,其含有丙烯酸系树脂(A)及极大吸收波长为345nm以上的紫外线吸收剂(B),丙烯酸系树脂(A)为实质上不含酸性基团的丙烯酸系树脂,并且,紫外线吸收剂(B)的含量相对于丙烯酸系树脂(A)100质量份为3~9质量份。
专利文献3记载了一种光学用箔状粘合剂,其是使下述粘合剂组合物交联而成的且波长350nm的透光率为10%以下,所述粘合剂组合物含有:含有羟基的粘合成分、能够与羟基反应的交联剂、和不具有羟基的紫外线吸收剂。
专利文献4记载了一种层叠体,其包含由前体衍生而得到的粘合剂组合物,所述前体包含:约60~约95质量份的烷基中具有1~14个碳原子的丙烯酸烷基酯、0~约5质量份的能够共聚的极性单体、和约5~50质量份的具有小于400的OH当量的含羟基单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01404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19637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20705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表2012-5045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手机、智能手机等由于在室外使用而暴露于阳光下,因此,为了防止手机、智能手机制品内的构件劣化,有时对由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粘合片要求紫外线吸收性。
另外,在手机、智能手机等的制造中,粘合剂层、粘合片有时被贴合于ITO(IndiumTin Oxide,氧化铟锡)电极、金属网电极,这种情况下,ITO电极、金属网电极有时会被粘合剂层、粘合片中所含的酸腐蚀。另外,ITO电极、金属网电极为具有凹凸的构件,因此在将粘合剂层、粘合片与ITO电极、金属网电极贴合而使用时,凹凸部有时会产生气泡。从以上情况出发,在将粘合剂层、粘合片与ITO电极、金属网电极贴合而使用时,要求防金属腐蚀性和高度差填埋性。需要说明的是,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下长时间使用手机、智能手机等的情况下,还要求粘合片与被粘物之间不产生气泡、高度差填埋性良好(即,耐久性良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子控股株式会社,未经王子控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820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