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外线剥离用粘接剂组合物、层叠体、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以及剥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75287.5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6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泽田和宏;森谷俊介;新城彻也;福田拓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J183/04 | 分类号: | C09J183/04;B32B27/00;C09J5/00;C09J11/08;C09J183/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吕琳;朴秀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线 剥离 用粘接剂 组合 层叠 制造 方法 以及 | ||
1.一种红外线剥离用粘接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能通过照射红外线而剥离,所述红外线剥离用粘接剂组合物含有:
成分A,通过氢化硅烷化反应而固化;以及
成分B,选自由包含环氧改性聚有机硅氧烷的成分、包含含甲基的聚有机硅氧烷的成分以及包含含苯基的聚有机硅氧烷的成分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剥离用粘接剂组合物,其中,
所述成分A包含聚硅氧烷A1和铂族金属系催化剂A2,
所述聚硅氧烷A1包含选自由SiO2所示的硅氧烷单元即Q单元、R1R2R3SiO1/2所示的硅氧烷单元即M单元、R4R5SiO2/2所示的硅氧烷单元即D单元以及R6SiO3/2所示的硅氧烷单元即T单元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单元,其中,所述R1至R6为与硅原子键合的基团或原子,分别独立地表示烷基、烯基或氢原子,
所述聚硅氧烷A1包含聚有机硅氧烷a1和聚有机硅氧烷a2,
所述聚有机硅氧烷a1包含选自由SiO2所示的硅氧烷单元即Q’单元、R1’R2’R3’SiO1/2所示的硅氧烷单元即M’单元、R4’R5’SiO2/2所示的硅氧烷单元即D’单元以及R6’SiO3/2所示的硅氧烷单元即T’单元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单元,并且包含选自由所述M’单元、D’单元以及T’单元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R1’至R6’为与硅原子键合的基团,分别独立地表示烷基或烯基,但所述R1’至R6’中的至少一个为所述烯基,
所述聚有机硅氧烷a2包含选自由SiO2所示的硅氧烷单元即Q”单元、R1”R2”R3”SiO1/2所示的硅氧烷单元即M”单元、R4”R5”SiO2/2所示的硅氧烷单元即D”单元以及R6”SiO3/2所示的硅氧烷单元即T”单元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单元,并且包含选自由所述M”单元、D”单元以及T”单元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R1”至R6”为与硅原子键合的基团或原子,分别独立地表示烷基或氢原子,但所述R1”至R6”中的至少一个为氢原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红外线剥离用粘接剂组合物,其中,
所述环氧改性聚有机硅氧烷为环氧值在0.1~5的范围内的环氧改性聚有机硅氧烷。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线剥离用粘接剂组合物,其中,
所述含苯基的聚有机硅氧烷包含b1结构和b2结构,所述b1结构为苯基甲基硅氧烷单元结构或二苯基硅氧烷单元结构,所述b2结构为二甲基硅氧烷单元结构。
5.一种层叠体,其是将由半导体形成基板构成的第一基体与由使红外线激光透射的支承基板构成的第二基体隔着粘接层进行接合而成的,其中,
所述粘接层为由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线剥离用粘接剂组合物得到的固化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化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7528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