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柱碰撞情况下加强的座位底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66233.2 | 申请日: | 2019-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52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R·格罗塞 | 申请(专利权)人: | 标致雪铁龙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20 | 分类号: | B62D25/20;B62D21/15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马文斐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碰撞 情况 加强 座位 底板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辆的结构(2),所述结构包括:座位底板(4),所述座位底板具有用于固定两个前座椅中的每个的内外导轨的固定区域(6、8);以及横向布置于所述座位底板(4)上的加强件(16)。所述加强件(16)直接固定在所述座位底板(4)上并在用于固定所述内外导轨(10、12)的固定区域的前部部分上横向延伸直到用于固定所述两个前座椅中的每个的外导轨(12)的固定区域(8)。本发明还涉及包括这种结构(2)的机动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辆领域,尤其涉及机动车辆的结构。
背景技术
公开的专利文件US2010/0295335A1描述了一种机动车辆的结构,该结构包括座位底板和在车辆每侧的中支柱或中立柱。该结构包括具有可控变形大梁形式的加强件,该加强件在座位底板上横向延伸。该大梁在前座椅后方固定在车辆结构的纵梁和机动车辆的中立柱上。用于固定前座椅的固定导轨固定在该大梁上。该加强件使座椅后方的车辆空间变得拥挤,并且在车辆发生柱碰撞(choc poteau)的情况下,这种加强件对限制前座椅的靠近(rapprochement)不是最佳的。
公开的专利文献EP1671872A1描述了一种机动车辆的结构,该结构包括具有两个侧向纵梁的底盘,所述两个侧向纵梁形成该底盘的侧部。该结构包括在底盘下方横向固定在纵梁中的每个上的加强装置。所述加强装置包括液压部件,所述液压部件的缓冲力抵抗所述装置的纵向变形,从而阻止底盘的横向变形。该加强装置因此在机动车辆的底板下方延伸。这种现有技术的加强件是复杂的且体积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陷。更具体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发生柱碰撞的情况下限制机动车辆的座椅的靠近,以保证乘客的安全,同时限制车辆中的拥挤。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简单、经济和耐用的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动车辆的结构,所述结构包括座位底板,所述座位底板具有用于固定两个前座椅中的每个的内外导轨的固定区域;以及横向布置于所述座位底板上的加强件;所述加强件直接固定在所述座位底板上并在用于固定所述内外导轨的固定区域的前部部分上横向延伸直到用于固定所述两个前座椅中的每个的外导轨的固定区域。
术语“在...上”涉及所述座位底板的上表面。
有利地,所述加强件是刚性的。
有利地,所述加强件的厚度小于5mm。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方式,所述结构包括在所述座位底板的两侧的两个车身底部内纵梁,所述加强件横向终止于与所述两个内纵梁中的每个隔有距离处。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方式,所述加强件具有用于直接固定至所述两个前座椅的内外导轨的固定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方式,所述固定部件包括用于每个外导轨的至少一个孔。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方式,所述加强件包括与所述车辆的底板的中央通道重叠的中央部分以及在所述中央部分的两侧的两个侧向臂,所述中央部分的平均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臂的平均宽度的150%。
所述宽度横向于所述加强件的主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方式,所述加强件是沿所述车辆的横向主方向延伸的冲压件,所述冲压件的横向区段的端部形成抵靠所述座位底板固定的翼部。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方式,所述侧向臂中的每个的横向区段具有至少两个凸台以及抵靠所述座位底板固定的中间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方式,所述冲压件的横向区段具有最大的宽度和最大的高度,所述宽度大于所述高度的四倍。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机动车辆,所述机动车辆包括机动车辆的结构,前座椅固定内外导轨固定在所述结构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符合本发明,所述内外导轨固定在固定区域上,所述内外导轨中的每个在所述导轨的前半部上固定在加强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标致雪铁龙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标致雪铁龙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662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