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相位变更单元及气门正时变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52810.2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5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大野刚资;菅野弘二;实方雄平;太田浩树;稲船俊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三国 |
主分类号: | F01L1/352 | 分类号: | F01L1/3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马爽;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东京千代田区外神田6丁***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位 变更 单元 气门 正时 装置 | ||
本发明为一种相位变更单元及气门正时变更装置。相位变更单元将第一旋转体及第二旋转体的相对的旋转相位加以变更,包括:旋转构件(80),连结于外部的驱动轴而被施加旋转驱动力;以及相对旋转机构(20、40),通过旋转构件的旋转而在第一旋转体(CS)与第二旋转体(10)之间产生相对的旋转;并且旋转构件(80)包括:金属制的作用部(84),作用于相对旋转机构;树脂制的连结部(82),连结于驱动轴;以及树脂制的脆弱部(82),发挥在产生过大负荷时阻断与驱动轴之间的旋转力的传递的功能。由此,能够达成结构的简化、组件的件数的削减、低噪音化、低成本化等,在产生过负荷时也能够防止电动马达的破损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两个旋转体的旋转相位加以变更的相位变更单元,尤其涉及一种在将内燃引擎的吸气阀或排气阀的开闭时期(气门正时)加以变更时所应用的相位变更单元及使用其的气门正时变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气门正时变更装置已知包括:与曲轴的旋转连动的驱动旋转体、与凸轮轴一体地旋转的从动旋转体、行星式载体、行星齿轮、包括马达轴的电动马达、以及将电动马达的马达轴与行星式载体连结的可动轴接头机构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此处,可动轴接头机构包括金属制的两个接头构件,成为如下结构:形成将电动马达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行星式载体的作用,并且在产生过扭力时使设置于接头构件的低强度部破损。
然而,在所述可动轴接头机构及行星式载体的结构中,结构复杂,需要用以对接头构件设置低强度部等的机械加工,导致高成本化。
另外,由于马达轴、两个接头构件、行星式载体等为金属制,故而整体为重量物,因此惯性力矩大,电动马达要求大的输出扭力。
进而,在扭力变动等时,存在金属制的组件彼此碰撞而产生碰撞声的顾虑。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31481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情况而形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除所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点,实现结构的简化、轻量化、低噪音化、低成本化等,并且在产生过负荷时也能够防止电动马达的破损等的相位变更单元及使用其的气门正时变更装置。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相位变更单元是将围绕规定的轴线而旋转的第一旋转体及第二旋转体的相对的旋转相位加以变更的相位变更单元,成为如下结构,其包括:旋转构件,连结于外部的驱动轴而被施加旋转驱动力;以及相对旋转机构,通过利用驱动轴的旋转驱动力,旋转构件旋转,而在第一旋转体与第二旋转体之间产生相对的旋转;并且旋转构件包括:金属制的作用部,作用于相对旋转机构;树脂制的连结部,连结于驱动轴;以及树脂制的脆弱部,发挥在产生过大负荷时阻断与驱动轴之间的旋转力的传递的功能。
所述相位变更单元中,也可采用如下结构:旋转构件是将包括作用部的金属构件与包括连结部及脆弱部的树脂构件一体地结合的构件。
所述相位变更单元中,也可采用如下结构:旋转构件是金属构件与树脂构件通过嵌入成形而一体成形的成形品。
所述相位变更单元中,也可采用如下结构:相对旋转机构包括:第一内齿轮,与第一旋转体一体地旋转;以及环状的外齿轮,与第二旋转体一体地或者以同相位来旋转,并且具有与第一内齿轮不同的齿数且通过旋转构件的作用部发挥作用,能够弹性变形以与第一内齿轮部分地咬合。
所述相位变更单元中,也可采用如下结构:旋转构件的作用部包括凸轮面,对外齿轮施加产生椭圆变形的凸轮作用。
所述相位变更单元中,也可采用如下结构:在外齿轮,经由能够椭圆变形的轴承嵌入有旋转构件的作用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三国,未经株式会社三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528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