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免疫原性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41645.0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03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C·M-P·S·J·费龙;S·吉安尼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兰素史密丝克莱恩生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5/76 | 分类号: | A61K35/76;A61K39/02;A61K48/00;A61P31/04;A61P31/10;A61P31/12;C12N15/86;C07K14/195;C07K14/33;C07K14/28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任晓华;彭昶 |
地址: | 比利时里***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免疫原性 组合 | ||
1.一种工程改造的噬菌体,其能够结合共生细菌并将其基因组多核苷酸插入所述共生细菌中,但在所述共生细菌内不能产生后代,不能进行溶原周期并且不能进行裂解周期,其中所述工程改造的噬菌体包含基因组多核苷酸,所述基因组多核苷酸包含在启动子的控制下的编码至少一个异源抗原的至少一个基因。
2.权利要求1的工程改造的噬菌体,其中所述工程改造的噬菌体适于结合所述共生细菌并且将所述噬菌体基因组多核苷酸插入所述共生细菌中。
3.权利要求2的工程改造的噬菌体,其中通过编码噬菌体尾丝/板的基因的修饰,所述工程改造的噬菌体适于结合共生细菌。
4.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工程改造的噬菌体,其中所述共生细菌是皮肤、生殖器、口腔或肠道微生物群的一部分。
5.权利要求4的工程改造的噬菌体,其中所述共生细菌是痤疮丙酸杆菌(
6.权利要求5的工程改造的噬菌体,其中所述共生细菌是大肠杆菌细菌并且是肠道微生物群的部分。
7.权利要求5的工程改造的噬菌体,其中所述共生细菌是表皮葡萄球菌或痤疮丙酸杆菌并且是皮肤微生物群的部分。
8.权利要求5的工程改造的噬菌体,其中所述共生细菌是乳杆菌并且是生殖器微生物群的部分。
9.权利要求5的工程改造的噬菌体,其中所述共生细菌是格氏链球菌并且是口腔微生物群的部分。
10.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的工程改造的噬菌体,其中所述编码异源抗原的基因在强启动子的控制下。
11.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的工程改造的噬菌体,其中所述噬菌体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科的组:肌尾噬菌体科、长尾噬菌体科、短尾噬菌体科、corticiviridae、复层噬菌体科、光滑噬菌体科、囊状噬菌体科、丝状噬菌体科、脂毛噬菌体科、古噬菌体科、芽生噬菌体科和微小纺锤形噬菌体科。
12.权利要求11的工程改造的噬菌体,其中所述噬菌体是肌尾噬菌体科、长尾噬菌体科或短尾噬菌体科。
13.权利要求12的工程改造的噬菌体,其中所述噬菌体是T4、T7或λ大肠杆菌噬菌体。
14.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的工程改造的噬菌体,其中所述基因组多核苷酸经工程改造以除去至少一个编码衣壳蛋白的基因。
15.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的工程改造的噬菌体,其中所述基因组多核苷酸经工程改造以删除所有编码衣壳蛋白的基因。
16.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的工程改造的噬菌体,其中所述基因组多核苷酸经工程改造以删除至少一个编码裂解机制蛋白的基因。
17.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的工程改造的噬菌体,其中所述基因组多核苷酸经工程改造以删除所有编码裂解机制蛋白的基因。
18.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的工程改造的噬菌体,其中所述基因组多核苷酸经工程改造以删除至少一个编码溶原机制蛋白的基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兰素史密丝克莱恩生物有限公司,未经葛兰素史密丝克莱恩生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164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