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轧机的设定方法以及轧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80018022.1 | 申请日: | 2019-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90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 发明(设计)人: | 石井笃;山口和马;新国大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1B37/00 | 分类号: | B21B37/00;B21B31/02;B21B38/00;B21B38/08;B21C5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轧机 设定 方法 以及 | ||
1.一种轧机的设定方法,其中,
所述轧机是4辊以上的轧机,所述轧机至少包括一对作业辊和支承所述作业辊的一对加强辊,
在所述轧机中,
将相对于被轧制材料设置于压下方向上侧的多个辊设为上辊系,
将相对于所述被轧制材料设置于压下方向下侧的多个辊设为下辊系,
将在压下方向上排列的各辊中的任一个辊设为基准辊,
所述轧机具备:
转矩测定装置,其测定通过马达的驱动而作用于所述作业辊的转矩,所述马达用于驱动所述作业辊;
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其至少设置在所述轧机的下部侧或者上部侧的作业侧和驱动侧,用于测定压下方向上的压下方向荷重;
按压装置,其至少相对于所述基准辊以外的所述辊的辊轴承座,设置于轧制方向入侧和轧制方向出侧中的任一方,在被轧制材料的轧制方向上进行按压;以及
辊轴承座驱动装置,其至少相对于所述基准辊以外的所述辊的辊轴承座,以在轧制方向上与所述按压装置相向的方式设置,用于使所述辊轴承座在被轧制材料的轧制方向上移动,
所述轧机的设定方法是在压下位置零点调整前或者轧制开始前实施的,
所述轧机的设定方法包括第一工序和第二工序,
在所述第一工序中进行以下处理:
将所述作业辊的辊隙设为开状态,在所述上辊系和所述下辊系中的各系统中,
在设置有所述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中,由所述转矩测定装置测定作用于所述作业辊的转矩,或者由所述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在所述作业侧和所述驱动侧分别测定所述一对作业辊的不同的两个旋转状态下的压下方向荷重,
在未设置所述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中,由所述转矩测定装置测定作用于所述作业辊的转矩,
将所述基准辊的辊轴承座的轧制方向位置作为基准位置并进行固定,通过所述辊轴承座驱动装置基于所述转矩或者压下方向荷重差,来使所述基准辊以外的所述辊的辊轴承座移动,由此调整所述辊轴承座的位置,所述压下方向荷重差是所述作业侧的压下方向荷重与所述驱动侧的压下方向荷重之差,
在所述第二工序中进行以下处理:
在实施了所述第一工序之后,将所述作业辊设为辊接触状态,
由所述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在所述作业侧和所述驱动侧分别测定所述一对作业辊的不同的两个旋转状态下的压下方向荷重,
将所述基准辊的辊轴承座的轧制方向位置作为基准位置并进行固定,通过所述辊轴承座驱动装置使与所述基准辊相反一侧的辊系的各辊的所述辊轴承座以保持该辊轴承座间的相对位置的方式同时且在相同方向上移动,来调整所述辊轴承座的位置,以使所述压下方向荷重差处于规定的容许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机的设定方法,其中,
将所述多个辊中的位于压下方向上的最下部或者最上部的辊设为所述基准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轧机的设定方法,其中,
在4辊的所述轧机中,在所述作业辊通过各不相同的马达被独立地驱动时,
在所述第一工序中,所述上辊系的辊轴承座的位置和所述下辊系的辊轴承座的位置被同时调整或者分别单独地调整,
在设置有所述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中,为使所述压下方向荷重差处于规定的容许范围内、或者为使所述转矩的值成为极小,而调整所述基准辊以外的所述辊的所述辊轴承座的位置,
在未设置所述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中,为使所述转矩的值成为极小,而调整所述基准辊以外的所述辊的所述辊轴承座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轧机的设定方法,其中,
在4辊的所述轧机中,在所述一对作业辊被一个马达同时驱动时,
在所述第一工序中,所述上辊系的辊轴承座的位置和所述下辊系的辊轴承座的位置被分别单独地调整,
在设置有所述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中,为使所述压下方向荷重差处于规定的容许范围内、或者为使所述转矩的值成为极小,而调整所述基准辊以外的所述辊的所述辊轴承座的位置,
在未设置所述压下方向荷重测定装置一侧的辊系中,为使所述转矩的值成为极小,而调整所述基准辊以外的所述辊的所述辊轴承座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1802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主动控制舒适度的床具系统
- 下一篇:用于控制刀不稳定性的智能刀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