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耗能复位功能的新型桥梁减震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79765.9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72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骆春霞;冯伟琼;江名宝;石彬;姚又琳;徐哲;高振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王霞;刘一晓 |
地址: | 45004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耗能 复位 功能 新型 桥梁 减震 构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耗能复位功能的新型桥梁减震构造,包括支撑部,其包括设置在主梁底部的上支撑体,和设置在盖梁顶部的下支撑体;缓冲复位部,其包括多个与所述上支撑体相连的上减震体,和与所述下支撑体相连的下减震体;所述上减震体和下减震体在主梁发生移位时相互碰撞发生形变从而使主梁复位。本实用新型构造简易、造价便宜、施工便捷、养护更换方便,能够显著提高桥梁整体的抗震能力,延长桥梁使用寿命,保障人车通行安全,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抗震减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耗能复位功能的新型桥梁减震构造。
背景技术
随着公路桥梁技术的发展,对桥梁减震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地震多发地区,桥梁减震显得尤为重要。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没有足够的抗震或者减震措施,上部主梁将发生较大的横向位移,使得上部主梁受到损伤,严重时会有落梁风险,直接威胁桥上车辆的行车安全。现有桥梁减震构造主要从约束主梁发生横向位移方面考虑,其仅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主梁发生横向位移;一旦发生地震,主梁发生横向位移后不能恢复原位,会对桥梁后续使用造成一定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主梁移位的桥梁是存在安全隐患的桥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耗能复位功能的新型桥梁减震构造,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桥梁减震构造仅能限制主梁发生横向位移而不能使主梁自主复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耗能复位功能的新型桥梁减震构造,包括
支撑部,其包括设置在主梁底部的上支撑体,和设置在盖梁顶部的下支撑体;
缓冲复位部,其包括多个与所述上支撑体相连的上减震体,和与所述下支撑体相连的下减震体;
所述上减震体和下减震体在主梁发生移位时相互碰撞发生形变从而使主梁复位。
所述上支撑体为固连在主梁底部的第一钢板,所述第一钢板为矩形,其上开设有第一通孔;
所述下支撑体为固连在盖梁顶部的第二钢板,所述第二钢板与第一钢板的尺寸相同,且第二钢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交错设置。
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正投影在桥梁处于正常状态时按m×n矩阵排列(m、n均为正整数)。
所述上减震体沿上支撑体垂直向下延伸,所述下减震体沿下支撑体垂直向上延伸,且上减震体和下减震体在竖向高度上存在用于发生碰撞的交叠区。
所述上减震体和下减震体结构相同,均包括插装在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内的钢柱内芯,所述钢柱内芯外侧包覆有弹性缓冲层。
所述钢柱内芯端部设置有卡接盘,所述卡接盘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的内径,且卡接盘上开设有螺栓孔。
所述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的外缘包覆有用于连接两者的弹性橡胶密封圈。
所述支撑部位于桥梁支座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耗能复位功能的新型桥梁减震构造,在地震、外部撞击、温度等的影响下,当上部主梁发生纵向或横向位移时,连接在主梁上的上减震体和连接在盖梁上的下减震体发生相互碰撞,通过其变形,限制上部主梁的纵向或横向位移,减小上部主梁的落梁风险,同时利用上、下减震体的恢复变形能力使上部主梁复位,其构造简易、造价便宜、施工便捷、养护更换方便,能够显著提高桥梁整体的抗震能力,延长桥梁使用寿命,保障人车通行安全,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缓冲复位部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797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电口盖总成的卡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防击穿水处理臭氧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