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齿轮稀油润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94383.9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7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马贤;黄华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F16N1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谭雪婷;谢亮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润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机设备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齿轮稀油润滑装置,底封板与基座本体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底封板与基座本体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包括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容置空间内还加注有润滑液态机油,液态机油的高度至少淹没第一齿轮或第二齿轮的最低齿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齿轮稀油润滑装置由于得到液态机油的充分润滑,降低了每对齿轮的载荷,提高了齿轮的承载能力,传动平稳、噪声小,稀油润滑还起到冷却散热效果,防止因为冲突磨擦生热使零件温度上升,致齿轮高温烧结现象,防止腐蚀生锈,减少震动及齿轮间的冲击作用,从而延长了齿轮的使用寿命,也直接的减少了更换配件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机设备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齿轮稀油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市面上的搅伴机设备,所运用到的齿轮传动方式多为敞开方式结构,无稀油润滑,普遍存在齿轮与齿轮之间磨损严重,噪音大等问题;由于齿轮与齿轮之间没有润滑物质,长时间的直接咬合作用下很容易产生高温,过热烧结,齿轮磨损,同时也产生出噪音,震动,最后导致齿轮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齿轮稀油润滑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齿轮稀油润滑装置,包括基座本体和底封板,所述底封板与基座本体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底封板与基座本体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包括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容置空间内还加注有润滑液态机油,液态机油的高度至少淹没第一齿轮或第二齿轮的最低齿边。
优选地,所述基座本体的顶部开设有注油孔,所述注油孔上设置有密封塞。
优选地,所述基座本体的四周边缘处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螺丝孔,所述底封板的四周边缘处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螺丝孔,第一螺丝孔与第二螺丝孔数量相等,并且每一第一螺丝孔分别对应一个第二螺丝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螺丝孔的内侧设置有一圈密封承台,第二螺丝孔的内侧设置有一圈密封槽,密封槽位置与密封承台位置相对应,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基座本体的内部底边还设置有储油平台。
优选地,所述第一齿轮的中心处连接第一转动轴,第二齿轮的中心处连接第二转动轴,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平行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的一端穿出基座本体。
优选地,所述基座本体上还开设有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第一转动轴从第一轴孔穿出,第二转动轴从第二轴孔穿出。
优选地,所述液态机油的高度小于储油平台到第二轴孔的竖直距离。
优选地,所述底封板采用45°倾斜设置,底封板与基座本体固定连接后注油孔朝向与底封板方向平行且朝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齿轮稀油润滑装置由于得到液态机油的充分润滑,降低了每对齿轮的载荷,提高了齿轮的承载能力;传动平稳、噪声小;稀油润滑还起到冷却散热效果,防止因为冲突磨擦生热使零件温度上升,致齿轮高温烧结现象;防止腐蚀生锈,减少震动及齿轮间的冲击作用,从而延长了齿轮的使用寿命,也直接的减少了更换配件的成本,利于增加企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齿轮稀油润滑装置的第一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齿轮稀油润滑装置的第二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齿轮稀油润滑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齿轮稀油润滑装置的底封板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齿轮稀油润滑装置的基座本体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943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电动汽车的新型电池包组件
- 下一篇:一种电气线简易束线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