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体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72384.3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94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怀玉;陈洋洋;陈玉祥;喻哲;狄武飞;王小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冯伟 |
地址: | 401135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体 汽车 | ||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体及汽车。该车体包括:第一纵梁,两个第一纵梁沿车体的横向布置;横梁,两个第一纵梁与横梁连接;第二纵梁,至少一个第二纵梁位于两个第一纵梁之间,并与横梁连接;其中,沿车体的纵向,第一纵梁与第二纵梁位于横梁的两侧。通过第二纵梁与横梁连接,增加了车体碰撞力经横梁至第二纵梁的传力路径,增加将碰撞力向后传递分散的路径,提高车体刚度,从而提高整车碰撞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体及汽车。
背景技术
前车体正碰传力结构一般由前纵梁、前舱左右上边梁、前围横梁、A柱下内板、地板下纵梁焊接而成。
对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一般布置在地板正下方,由于整车离地高度限制,地板下部无空间布置传力纵梁,因此缺少一条主传力路径,不利于正碰性能前围下横梁,通常受限于电池包和上部管路线束布置,断面很小,正碰过程中不能实现力的有效传递;同时很多电动车无中通道结构,或者有中通道,却与前围横梁无有效搭接,不能实现有效传力;按照该方式设计的前舱结构,缺少有效传力路径,为保证碰撞性能,需要增加零件厚度或增加较多加强件,重量较大,不利于电动车轻量化设计和续航里程的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体及汽车,旨在增加车体碰撞传力路径。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体,所述车体包括:
两个第一纵梁,两个所述第一纵梁沿所述车体的横向布置;
横梁,两个所述第一纵梁与所述横梁连接;
第二纵梁,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纵梁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纵梁之间,并与所述横梁连接;
其中,沿所述车体的纵向,所述第一纵梁与所述第二纵梁位于所述横梁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横梁包括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沿所述车体的竖向布置,且所述第一横梁位于所述第二横梁上方;所述第一纵梁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连接;
所述第二纵梁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横梁包括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所述第一封板与所述第二封板连接形成空腔;
所述第二纵梁与所述第二封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纵梁设置有横筋,多个所述横筋与所述第一横梁连接;
沿所述车体的竖向,多个所述横筋依次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横梁上设有第一加强件,第一加强件位于所述空腔内,并与所述第一封板和所述第二封板连接;
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加强件位于所述第二纵梁两侧,所述第一加强件为中空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二纵梁设有第二加强件,沿所述车体的纵向,所述第二加强件斜向上延伸与所述第一封板连接;
所述第二加强件为中空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一加强件两侧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二加强件两侧有第二翻边;
所述横筋与第一翻边搭接,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二翻边搭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纵梁为中空结构。
可选地,所述车体还包括:
第三纵梁,沿所述车体的横向,两个所述第三纵梁位于所述第二纵梁两侧,并与所述第二横梁连接;
第四纵梁,沿所述车体的横向,两个所述第四纵梁位于所述第三纵梁两侧,并与所述横梁连接;
其中,所述第四纵梁与所述第一纵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723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缆剥皮器
- 下一篇:一种油雾废气的环保回收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