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机器人充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40829.X | 申请日: | 2019-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08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辛亚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木神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G01B17/00;G01R19/00;G01K13/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谢洋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机器人 充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机器人充电装置,充电桩上设有充电主电路及充电控制电路,充电主电路上,机械触碰开关、继电器、充电电极串联;充电控制电路上的第一红外发射器发出移动机器人姿态调整的信号,第二红外接收器与继电器的控制端串联,第二红外接收器接收充电信号;移动机器人上设有充电口、工控机、第一红外接收器、第二红外发射器、超声波测距仪、驱动机构,充电口与充电电极对接,第一红外接收器接收姿态调整信号,第二红外发射器发射充电信号,超声波测距仪测量移动机器人与充电桩之间的距离,工控机控制第二红外发射器工作,驱动机构驱动移动机器人进行姿态调整。本实用新型实现充电的独立自主,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机器人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充电时人工手动插电和充电过程中人工进行充电的状态检查,耗费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针对节省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的问题,自动充电功能的出现代替了人工手动充电和断电以及不定时地对充电的状态进行检查。现有的自动充电装置虽基本能满足主动充电的需要,但是在充电安全性,例如防误碰触电方面的设计仍需进一步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移动机器人充电装置,其代替人工手动插电和电量检测等流程,充电和断电不需要人工进行检查和操作,实现充电过程的独立自主,将碎片时间整合起来,缓解人工压力,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更加安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移动机器人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桩以及引导结构;所述充电桩上设置有充电主电路以及充电控制电路,所述充电主电路的电源输入端、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的电源输入端分别连接外部电源,所述充电主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设有充电电极,所述充电主电路上还设置有机械触碰开关、继电器,所述机械触碰开关、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所述充电电极串联;所述充电控制电路上还设有第二红外接收器,所述第二红外接收器与所述继电器的控制端串联,所述第二红外接收器用于接收进行充电的红外信号;
所述引导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充电桩上的第一红外发射器与设置在移动机器人上的第一红外接收器、超声波测距仪,所述第一红外发射器用于发出移动机器人姿态调整的红外信号,所述第一红外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移动机器人姿态调整的红外信号,所述超声波测距仪用于测量所述移动机器人与所述充电桩之间的距离;
所述移动机器人上还设有充电口、第二红外发射器,所述充电口与所述充电电极对接,所述第二红外发射器用于发射进行充电的红外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充电桩对机器人小车进行精确引导对接充电,对接后满足以下四个条件才通电:超声波测距仪测得移动机器人与充电桩的距离达到额定值、第二红外发射器发出进行充电的信号、第二红外接收器接收到进行充电的信号、机械触碰开关闭合,防止人为误触等情况发生造成的危险,提高了安全性;无需人工为移动机器人插电进行充电,实现充电过程的独立自主,缓解人工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移动机器人还包括蓄电模块、工控机、驱动机构,所述蓄电模块与所述充电口、所述工控机、所述驱动机构分别电连接,所述工控机分别与所述驱动机构、所述超声波测距仪、所述第二红外发射器信号连接。蓄电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充电口,用于为蓄电模块充电,当不进行充电时,蓄电模块为移动机器人提供电源。
进一步,所述蓄电模块上设有第一电压传感器以及第一电流传感器,所述第一电压传感器与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工控机信号连接,所述第一电压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蓄电模块的电压,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蓄电模块的电流。当监测到蓄电模块电量不足时,工控机控制移动机器人向充电桩前进进行充电,当监测到蓄电模块的电量饱和时,工控机控制移动机器人结束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木神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木神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408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风炉用内翅片管
- 下一篇:一种便于移动的便携式除尘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