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双离合变速器压盘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58209.1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89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周正英;叶波;朱耀兵;周华平;张世平;叶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旭成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13/72 | 分类号: | F16D13/72;F16D13/70;F16D13/64;F16D13/58;F16H57/04;F16F15/04;F16F15/02 |
代理公司: | 南通毅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6 | 代理人: | 韩冬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离合 变速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双离合变速器压盘,包括压盘,压盘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的内壁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第一滑槽以第一腔体的轴线为对称中心呈对称分布,第一滑槽的内底壁中心表面设置有散热机构,且散热机构包括有第一缓冲弹簧,第一滑槽的内底壁中心表面与第一缓冲弹簧的一端自由端固定连接。该汽车双离合变速器压盘,通过设置第一滑槽的内底壁中心表面设置有散热机构,且散热机构包括有第一缓冲弹簧,第一滑槽的内底壁中心表面与第一缓冲弹簧的一端自由端固定连接,从而具有通过本散热机构对工作中的压盘进行有效散热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机械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汽车双离合变速器压盘。
背景技术
汽车是指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和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货物的车辆,变速器时汽车重要配件之一,特殊用途双离合变速器简称DCT,因为其有两组离合器,所以也有不少人干脆就叫它双离合变速器,离合器位于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是发动机与变速器动力传递的开关,它是一种既能传递动力,又能切断动力的传动机构,它的作用主要是保证汽车能平稳起步,变速换挡时减轻变速齿轮的冲击载荷并防止传动系过载,在一般汽车上,汽车换档时通过离合器分离与接合实现,在分离与接合之间就有动力传递暂时中断的现象,这在普通汽车上没有什么影响,但在争分夺秒的赛车上,如果离合器掌握不好动力跟不上,车速就会变慢,影响成绩。
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汽车双离合变速器压盘(申请号: 201720833191.9),包括本体,本体包括压盘和变速器盖板,压盘位于变速器盖板的下方,压盘侧端固定安装有若干卡扣,压盘通过卡扣与变速器盖板卡接,变速器盖板中部设有开槽,开槽内部安装有若干膜片弹簧,在此专利中虽然解决了汽车双离合变速器压盘与变速器盖板之间安装牢固的问题,但是对离合器压盘的散热措施只是单纯的依靠导风槽来对其进行散热,进而造成对压盘的散热效果不理想,易影响压盘的正常使用;
同时,汽车双离合变速器压盘在与变速器从动盘接触时易产生摩擦,进而对与从动盘相对表面的压盘造成的磨损较大,易影响压盘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双离合变速器压盘,其具有对压盘的散热效果好,且压盘在与从动盘接触时,增加压盘耐磨损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双离合变速器压盘,包括压盘,压盘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的内壁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第一滑槽以第一腔体的轴线为对称中心呈对称分布,第一滑槽的内底壁中心表面设置有散热机构,且散热机构包括有第一缓冲弹簧,第一滑槽的内底壁中心表面与第一缓冲弹簧的一端自由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内部均设置有变压器油,第二腔体的内壁开设有第二滑槽,两个第二滑槽以第二腔体的轴线为对称中心呈对称分布,第一缓冲弹簧的另一端自由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块。
进一步地,第二滑槽的内底壁中心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第二缓冲弹簧的一端自由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块,第一缓冲块和第二缓冲块的截面均呈网格形状,第一缓冲块的外表面与第一滑槽的内壁滑动套接。
进一步地,第二缓冲块的外表面与第二滑槽的内壁滑动套接,第一腔体的内壁与第二腔体的内壁均开设有半圆弧导流孔,两个半圆弧导流孔以压盘的轴线为对称中心呈对称分布。
进一步地,压盘的顶部中心表面和底部中心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导热块,压盘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导热块的顶部固定套接有转动圈。
进一步地,导热块的材质为纯铜材料制成,两个固定块以压盘的轴线为对称中心呈对称分布,转动圈的材质为铝材料制成,转动圈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导风孔,多个导风孔以转动圈的轴线为阵列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旭成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旭成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582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漏电保护监测器
- 下一篇:一种语文教学用阅读授课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