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电检测与唤醒电路及电池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41973.8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35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覃韦意;嵇峰;余乾癸;覃春成;夏新辉;万月霞;王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00 | 分类号: | B60L53/00;B60L58/10;B60L3/00;G01R31/68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方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检测 唤醒 电路 电池 管理 系统 | ||
一种充电检测与唤醒电路及电源管理系统,通过第一分压电路根据第一电压生成第一控制信号;第一开关组件根据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第一电压;第二分压电路根据第一电压生成第二电压;检测电路根据充电枪的连接确认信号接入状态生成检测信号;第二开关组件根据检测信号输出第一电压;唤醒使能电路根据第二开关组件输出的第一电压生成唤醒使能信号以唤醒激活电池管理系统;控制开关组件根据电池管理系统完全激活后电池管理系统控制器生成的控制使能信号控制第一开关组件截止输出第一电压,共用一个电路实现充电连接确认信号检测和唤醒激活电池管理系统进行充电,检测和控制精度高,节约了一路检测回路,电路结构简单,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检测与唤醒电路及电池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电池管理系统从工作方式上可以分为工作模式与低功耗模式;电池管理系统处于工作模式时,用于管理电池模组的充放电过程;电池管理系统处于低功耗模式时,用管理电池模组的静置过程。当电池管理系统进入低功耗模式后,插入充电枪需要电池管理系统(BMS)能够及时唤醒并进入工作模式以及检测充电枪的连接状态,并在确认完成后对电池模组进行充电,以便实现对电池管理系统中的电池模组进行安全高效的充放电过程管理,提高电动车等充电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目前,传统的汽车慢充过程中,一般都是利用充电确认信号CP来进行对电池管理系统从休眠中唤醒过来,这过程中势必不能满足部分整车客户的设计需求,且国家标准充电枪的接口已经固定,没有单独作为信号唤醒的电路接口导致需要增加或改变标准接口实现充电唤醒。而利用充电枪的连接确认信号(CC)对电池管理系统从休眠低功耗中唤醒进入工作模式,由于连接确认信号(CC)一般不带电源激励,需要电池管理系统自身提供激励,同时电池管理系统在休眠状态下唤醒是需要高电平来唤醒,所以一般用一个无激励的信号唤醒电池管理系统的方式比较复杂;且利用连接确认CC信号唤醒充电的电路存在上拉的电源的影响,CC检测的值会存在很大的误差导致充电唤醒检测的精确度和可靠性差。
因此,传统的技术方案中存在充电唤醒电路和充电检测电路不能共用,导致电路结构复杂、成本高,检测精确度和可靠性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检测与唤醒电路及电池管理系统,旨在解决传统的技术方案中存在的充电唤醒电路和充电检测电路不能共用,导致电路结构复杂、成本高,检测精确度和可靠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检测与唤醒电路,包括:
第一分压电路,配置为根据第一电压生成第一控制信号;
第一开关组件,与所述第一分压电路连接,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输出所述第一电压;
第二分压电路,与所述第一开关组件连接,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电压生成第二电压;
检测电路,与所述第二分压电路连接,配置为用于根据充电枪的连接确认信号接入状态生成检测信号;
第二开关组件,与所述第一开关组件、所述第二分压电路以及所述检测电路连接,配置为根据所述检测信号输出所述第一电压;
唤醒使能电路,与所述第二开关组件连接,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开关组件输出的所述第一电压生成唤醒使能信号以唤醒激活电池管理系统;
控制开关组件,与所述第一分压电路和所述第一开关组件连接,配置为根据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完全激活之后电池管理系统控制器生成的控制使能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组件截止输出所述第一电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检测与唤醒电路还包括:
第一限流保护电路,与所述第一开关组件、所述第二开关组件以及所述第二分压电路连接,配置为对所述第一电压进行限流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419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助力系统和车辆
- 下一篇:一种变性淀粉加工用多路径送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