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竖楞、背楞以及模板组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72413.1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86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宋明健;周潇;陈鲁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建力源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2 | 分类号: | E04G13/02;E04G1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梁伟东 |
地址: | 611730 四川省成都市郫***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以及 模板 组合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竖楞、背楞以及模板组合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混凝土载荷的作用下使模板产生挠曲变形,最终使柱形结构的四个侧面不平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竖楞本体上设有多个与模板接触的凸起,且凸起的高度从上到下依次递增;或者在背楞本体上设有多个与竖楞本体接触的凸起,且凸起的高度从中间向两边依次递减,高度越高的凸起其承受载荷的能力越强,如此刚好可以平衡模板所受到的混凝土侧向载荷,从而可以使模板挠曲变形程度更小,最终使柱形结构的四个侧面更加平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竖楞、背楞以及模板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对很多大型柱形构件来说,由于截面较大,边长较长,流塑状的混凝土浇筑入模板空腔内时,对模板必将形成很大的竖向三角形分布载荷,这就造成了模板从上到下受到混凝土的载荷越来越大,从中间向两边受到的载荷越来越小。
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模板的外侧面上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有多根竖楞,竖楞的外侧面上沿竖直方向依次设有多根背楞,背楞多采用双排等直径等截面大小的钢管,以此对模板进行固定,一般固定点在柱形模板框的四个角点,也就是背楞的四个交点,此时背楞形成的受力模型,即相当于两端固定的杆件受力,两端固定的背楞杆件,在混凝土侧向三角形荷载作用下,必然会随同模板产生挠曲变形,导致柱形结构的四个侧面最终为很不规整圆弧状弧面,而非平整度较好的平直面,不符合规范要求也很不美观。
即使在模板和背楞中部布置大量不等的对拉拉杆,也未能有效缓解模板上述挠曲现象,而且对拉拉杆还会在构件内部形成大量的孔洞,影响美观,在有防水保温要求的地方,还影响防水和保温效果。因此,我们迫切的需要一种可以使模板减少挠曲变形程度,从而使柱形结构的四个侧面更加平整的模板背楞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竖楞、背楞以及模板组合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混凝土载荷的作用下使模板产生挠曲变形,最终使柱形结构的四个侧面不平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竖楞本体上设有多个与模板接触的凸起,且凸起的高度从上到下依次递增:或者在背楞本体上设有多个与竖楞本体接触的凸起,且凸起的高度从中间向两边依次递减,高度越高的凸起其承受载荷的能力越强,通过凸点向混凝土构件内部方向相当于增加了一个“预变形”,如此刚好可以平衡模板所受到混凝土载荷产生的向外挠曲变形,从而可以使模板挠曲变形程度更小,最终使柱形结构的四个侧面更加平整。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板组合结构,包括模板、竖楞本体和背楞本体,所述竖楞本体上设有多个与模板接触的凸起,所述凸起的高度从上到下依次递增;或者所述背楞本体上设有多个与竖楞本体接触的凸起,所述凸起的高度从中间向两边依次递减。
工作原理:在搭设该结构时,按照常规的搭设方式依次将模板、竖楞本体和背楞本体等搭设好,再向模板中注入混凝土,这里的混凝土凝固后即可形成柱形结构,随着混凝土的增多,模板、竖楞本体和背楞本体上受到混凝土的作用力均是从上到下逐渐增加,从中间到两边逐渐减少。但是,由于在竖楞本体上设有多个与模板接触的凸起,且凸起的高度从上到下依次递增,同一侧面同一水平截面上的多个竖楞本体上的凸起高度从中间向两边逐渐递减,高度越高的凸起其承受载荷的能力越强,所以竖楞本体上的凸起可以平衡模板上不同位置受到混凝土的作用力,从而可以使模板的挠曲变形程度更小,最终使柱形结构的四个侧面更加平整;
同样的,或者由于在背楞本体上设有多个与竖楞本体接触的凸起,且凸起的高度从中间向两边依次递减,同一侧面同一竖直面上的多个背楞本体上的凸起高从上到下逐渐递增,由于高度越高的凸起其承受载荷的能力越强,且力具有传递性,所以背楞本体上的凸起可以平衡模板上不同位置受到混凝土的作用力,从而可以使模板的挠曲变形程度更小,最终使柱形结构的四个侧面更加平整。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凸起为锥台结构,且凸起的侧面为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建力源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建力源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724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刷设备的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