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下部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14672.6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34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河合桂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铃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B62D21/09;B62D21/15;B60K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罗巴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6 | 代理人: | 孙德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下部 构造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下部构造,通过设置与横梁组合且在特定位置形成闭合截面部的托架构件,能抑制横梁的屈曲变形。车辆下部构造包括:纵梁,该纵梁具有左右一对,设于地板的下表面的车辆宽度方向侧部,且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电源构件,其设于左右一对纵梁之间;及横梁,其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且连结左右一对纵梁,横梁具有:主体部,其为闭合截面构造,电源构件固定于主体部;及凸缘部,其固定于纵梁,其中,纵梁和凸缘部通过托架构件固定在一起,通过组合托架构件和横梁而形成闭合截面部,闭合截面部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配置于跨过主体部与凸缘部之间的分界区域的位置,托架构件在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处具有固定于横梁的横梁侧固定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下部构造。
背景技术
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车辆中搭载有驱动用电池等电源构件,从布局考虑,该电源构件设于车身地板的下方等车辆下部。因此,对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而言,需要实施特别是避免车辆侧面撞击时的冲击负荷对电源构件造成破损的措施。
因此,在以往的车辆中,有时采取下述构造:通过在支承电池的电池框架(横梁)的、固定于下梁(纵梁)的凸缘部上设置延展性构件,从而抑制在施加有侧面撞击时的冲击负荷的情况下电池框架的自凸缘部起到底部为止的部分发生破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80117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上述以往的车辆下部构造是在侧面撞击时使电池框架的自凸缘部起到底部为止的部分屈曲变形的构造,因此,无法进行充分的负荷分散、负荷吸收,有可能使撞击物向车辆内侧进入的进入量增加。因此,作为对作为重要部件的电源构件的破损进行抑制的构造而言,以往的车辆下部构造还存在待改善的余地。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下部构造,在该车辆下部构造中,通过设置与横梁组合且在特定位置形成闭合截面部的托架构件,能够有效地将侧面撞击时的冲击负荷向横梁传递并使冲击负荷分散,能够抑制横梁的屈曲变形。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以往技术所具有的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下部构造,该车辆下部构造包括:纵梁,该纵梁具有左右一对,设于地板的下表面的车辆宽度方向侧部,且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电源构件,其设于左右一对该纵梁之间;以及横梁,其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且连结左右一对所述纵梁,所述横梁具有:主体部,其为闭合截面构造,所述电源构件固定于该主体部;以及凸缘部,其固定于所述纵梁,其中,所述纵梁和所述凸缘部通过托架构件固定在一起,并且通过组合该托架构件和所述横梁从而形成闭合截面部,所述闭合截面部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配置于跨过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凸缘部之间的分界区域的位置,所述托架构件在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处具有固定于所述横梁的横梁侧固定部。
在上述车辆下部构造中,优选的是,所述托架构件具有:纵梁侧固定部,其固定于所述纵梁的下表面;以及倾斜面,其自该纵梁侧固定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延伸到所述横梁侧固定部,且越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越向下方倾斜。
在上述车辆下部构造中,优选的是,所述倾斜面具有自所述纵梁侧固定部朝向所述横梁侧固定部延伸的棱线,该棱线设于所述倾斜面的前部和后部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隔有间隔。
在上述车辆下部构造中,优选的是,所述横梁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凸缘部之间的分界区域具有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弯曲的弯曲部,该弯曲部配置于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与所述倾斜面重叠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铃木株式会社,未经铃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146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逆向反冲洗净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光伏产品的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