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加强车身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51238.8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60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安道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5/02 | 分类号: | B62D25/02;B62D25/00;B62D6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加强 车身 装置 | ||
1.一种用于加强车身的装置,其包括前侧内板和组装到所述前侧内板的侧面外加强补充件,所述装置包括:
在所述前侧内板和所述侧面外加强补充件之间的封闭空间中形成的隔板部,其中所述前侧内板和所述侧面外加强补充件通过所述隔板部彼此交叉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隔板部包括:
第一隔板,其安装在所述前侧内板的外表面上;和
第二隔板,其安装在所述侧面外加强补充件的内表面上,以便与所述第一隔板交叉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隔板具有形横截面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隔板具有多个在其前部形成的交叉连接孔,所述第二隔板设置成插入到所述第一隔板的所述交叉连接孔中的方形柱的形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隔板具有从其上边缘和下边缘延伸的第一安装端,所述第一安装端压靠在所述前侧内板的所述外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安装端焊接到所述前侧内板的所述外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隔板具有从四个边缘延伸的第二安装端,所述第二安装端压靠并焊接到所述侧面外加强补充件的所述内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隔板设置成在向内方向上横截面积逐渐减小的方形柱的形式。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二隔板插入到所述第一隔板的交叉连接孔中的状态下,当所述前侧内板因发生碰撞而变形时,所述第二隔板充当抵抗元件。
9.一种车身,其包括:
前侧内板;
侧面外加强补充件,其组装到所述前侧内板;和
在所述前侧内板和所述侧面外加强补充件之间的封闭空间中形成的隔板部,其中所述前侧内板和所述侧面外加强补充件通过所述隔板部彼此交叉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身,其中,所述隔板部包括:
第一隔板,其安装在所述前侧内板的外表面上;和
第二隔板,其安装在所述侧面外加强补充件的内表面上,以便与所述第一隔板交叉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身,其中,所述第一隔板具有形横截面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隔板具有多个在其前部形成的交叉连接孔,所述第二隔板设置成插入到所述第一隔板的所述交叉连接孔中的方形柱的形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身,其中,所述第一隔板具有从其上边缘和下边缘延伸的第一安装端,所述第一安装端压靠并焊接到所述前侧内板的所述外表面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身,其中,所述第二隔板具有从四个边缘延伸的第二安装端,所述第二安装端压靠并焊接到所述侧面外加强补充件的所述内表面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身,其中,所述第二隔板设置成在向内方向上横截面积逐渐减小的方形柱的形式。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身,其中,在所述第二隔板插入到所述第一隔板的交叉连接孔中的状态下,当所述前侧内板因发生碰撞而变形时,所述第二隔板充当抵抗元件。
16.一种车身,其包括:
前侧内板;
侧面外加强补充件,其组装到所述前侧内板;
第一隔板,其安装在所述前侧内板的外表面上;和
第二隔板,其安装在所述侧面外加强补充件的内表面上,并与所述第一隔板交叉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5123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热压棉机
- 下一篇:方形铝壳电池柔性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