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进气门导管的装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07838.4 | 申请日: | 201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99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蒋志明;殷贵良;平鸿光;袁洪波;方天泽;马建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康思特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28 | 分类号: | F02F1/28;F02F1/42;F01L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曹立成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门 导管 装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进气门导管的装配结构,包括下部的火力面底座、上部的摇臂腔座和进气门导管;火力面底座和摇臂腔座之间设置有前后分布的进气铝柱和排气铝柱;排气铝柱位于进气铝柱的正后侧;进气铝柱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供冷却风自前向后流过的左冷却风道a和右冷却风道b;进气铝柱的中部切除形成一段缺口;火力面底座内成型有进气道口;摇臂腔座内成型有摇臂室;进气门导管从摇臂室插入、穿过进气上铝柱并且下端插入到进气下铝柱内;进气门导管位于进气上铝柱和进气下铝柱之间的外径小于进气铝柱的外径;实用新型优点:减少了冷却风道的阻挡面积,气流通道截面积增加,使更多冷却风通过风道冷却排气侧,提高了缸盖的冷却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进气门导管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进气门导管的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风冷汽缸盖的进气门导管的安装结构一般为这样:进气道口和摇臂室之间有一段铝柱相连,铝柱中间加工气门导管孔,然后将进气门导管压入这个孔。也就是说,进气门导管外部有一层铝包裹。冷却风通过进气门侧再去冷却排气侧。因为进气门导管外面包裹有一层铝,占用了冷却通道的通风面积,使冷却风不能对排气门侧进行有效的冷却,通常会出现汽缸盖热负荷过高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针对现有的进气门导管的安装结构导致排气门侧的冷却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进气门导管的装配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进气门导管的装配结构,包括下部的火力面底座、上部的摇臂腔座和进气门导管;火力面底座和摇臂腔座之间设置有前后分布的进气铝柱和排气铝柱;排气铝柱位于进气铝柱的正后侧;进气铝柱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供冷却风自前向后流过的左冷却风道a 和右冷却风道b;进气铝柱的中部切除形成一段缺口并且进气铝柱的上部为进气上铝柱、下部为进气下铝柱;火力面底座内成型有进气道口;摇臂腔座内成型有摇臂室;进气门导管从摇臂室插入、穿过进气上铝柱并且下端插入到进气下铝柱内;进气门导管位于进气上铝柱和进气下铝柱之间的外径小于进气铝柱的外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摇臂室的底部成型有上穿孔;进气道口的底部成型有下穿孔;下穿孔和上穿孔同轴设置并且两者与进气铝柱同轴设置;进气门导管由自上而下分布的上导管、上连接导管、下导管和下连接导管;上连接导管的外径大于下导管的外径;下导管的外径大于下连接导管的外径;上连接导管与上穿孔过盈配合;下连接导管与下穿孔过盈配合;下导管位于进气铝柱的缺口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上导管的外径小于上连接导管的外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当进气门导管安装到位后,进气门导管的上端位于摇臂室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当进气门导管安装到位后,下连接导管完全位于下穿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减少了冷却风道的阻挡面积,气流通道截面积增加,使更多冷却风通过风道冷却排气侧,提高了缸盖的冷却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气门导管30与进气上铝柱21和进气下铝柱11连接的局部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火力面底座;100、进气道口;101、下穿孔;11、进气下铝柱; 20、摇臂腔座;200、摇臂室;201、上穿孔;21、进气上铝柱;30、进气门导管;31、上导管;32、上连接导管;33、下导管;34、下连接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康思特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康思特动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078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温控式潜水电泵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互锁模块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