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智能控制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28511.0 | 申请日: | 2019-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2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林豪;徐荣霞;欧阳娜;胡国良;喻理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L7/10 | 分类号: | B60L7/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原力和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9 | 代理人: | 胡国良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智能 控制 电动汽车 再生制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包括依次电连接的存储单元、驾驶状态检测装置、再生控制装置、电力转换电路、电机、变速器和驱动车轮、与所述电力转换电路电连接的蓄电池、以及分别与所述驾驶状态检测装置和所述再生控制装置电连接的神经网络调节模块。本实用新型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对电动汽车行驶状态的物理量采用频率分析方法计算其平均值及离散度,并且基于每个物理量之间的相关性及利用模糊推理计算出各道路条件的特征度,然后基于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与驾驶特征的关联模型,确定道路条件‑驾驶特征系数,此智能控制能够提高再生制动力计算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制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不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匮乏,自然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国内外各大企业逐步将电动汽车作为汽车产业升级的突破口之一。电动汽车主要采用蓄电池作为储能装置,电机为车辆行驶提供所需驱动力。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电动汽车具有智能可靠、高效率及安全无污染的优点。然而,电动汽车的普及仍然面临诸多难题,蓄电池技术制约其续驶里程就是重要的一方面。再生制动技术利用电动汽车能够回收部分制动能量的特性,在不提高初始成本的前提下,能够提高能量利用率,缓解续驶里程短的问题,对电动汽车的推广和普及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再生制动技术不能根据路面条件及驾驶人员特征状态的变化而随时控制再生制动力的大小,只是利用电动汽车本身的制动操作和加速操作自动的回收再生电能,这样导致了能量回收利用率低而且在不同行驶工况下进行再生制动时会产生潜在的隐患。基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不仅能够根据车辆行驶道路条件及驾驶人员的特征状态的变化输出合适的目标再生制动力,而且可以减少油门踏板和制动踏板的操作频率,提高电动汽车再生效率,增加其续航里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所述电动汽车再生制动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所述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包括依次电连接的存储单元、驾驶状态检测装置、再生控制装置、电力转换电路、电机、变速器和驱动车轮、与所述电力转换电路电连接的蓄电池、以及分别与所述驾驶状态检测装置和所述再生控制装置电连接的存储单元、以及分别与所述再生控制装置、驾驶状态检测装置和所述存储单元电连接的神经网络调节模块,其中:
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有车辆属性信息,所述车辆属性信息包括齿轮传动比、齿轮效率、动载轮胎半径、机械制动转矩、车辆总质量、车辆正投影面积、滚动阻力系数、牵引系数、空车总质量、重力加速度、总传动比、转动轮胎部件转动惯量以及、旋转电机部件转动惯量以及各值的转化函数;
所述驾驶状态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车辆行驶过程中包含的车辆状态信息以及道路状况的检测信息;
所述神经网络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信息车辆状态信息以及所述道路状况车辆属性信息得出道路条件-驾驶特征系数;
所述再生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车辆状态信息检测信息、道路状况信息以及所述道路条件-驾驶特征系数和所述车辆属性信息计算出再生制动力并根据所述再生制动力产生再生制动控制信号;及
所述电力转换电路用于根据所述再生制动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电机的输出功率和工作模式,当所述电机接收到来自所述再生控制装置产生传递的再生制动控制信号时,所述电机的工作模式由放电驱动模式转换成发电模式,所述驱动车轮产生的动能通过所述电力转换电路转换成电能存储于所述蓄电池中。
优选的,所述驾驶状态检测装置包括:
制动频率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车辆制动频率;
刹车踏板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车辆刹车踏板行程;
油门踏板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油门踏板行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285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