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调整臂的控制臂与制动底板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25761.7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44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吴飞;杨珍;姜龙;刘鑫;崔志强;曹纯儒;董朝闻;田海洲;耿平;尹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大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38 | 分类号: | F16D65/38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党婧 |
地址: | 44251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调整 控制 制动 底板 连接 结构 | ||
自动调整臂的控制臂与制动底板的连接结构,包括制动底板、自动调整臂,自动调整臂安装在制动底板上,还包括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制动底板可拆卸式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自动调整臂上的控制臂连接,连接杆用于限制控制臂转动;此新结构大大简化了原抱箍式的装配方法,制作简单,安装便捷,且降低了成本及零件重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调整臂的控制臂与制动底板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国标GB7258-2017中要求,汽车行车制动器必须采用磨损自动调整装置,汽车安装自动调整臂是满足法规要求方式之一。
如图1所示,现有车桥制动器使用的自动调整臂控制臂的连接支架,一般为抱箍式结构;自动调整臂2通过自身的轴部安装在制动底板1上,连接支架3通过U型螺栓4、螺母5固定在制动底板上,连接支架和自动调整臂的控制臂201通过螺栓6、螺母连接;此类结构相对复杂,装配及拆解不便,增加了材料成本和装配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调整臂的控制臂与制动底板的连接结构,解决了装卸不便、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自动调整臂的控制臂与制动底板的连接结构,包括制动底板、自动调整臂,自动调整臂安装在制动底板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制动底板可拆卸式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自动调整臂上的控制臂连接。
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制动底板上设有向外凸起的凸台,凸台上设有内螺纹,连接杆一端上设有外螺纹,连接杆与凸台螺纹连接;此结构的优点:凸台提高了连接强度,螺纹结构便于装卸。
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限定,所述连接杆另一端的横截面呈矩形,控制臂的自由端上设有与连接杆另一端相匹配的连接孔;此结构的优点:采用横截面为矩形的连接杆可使每台桥降重0.25Kg,便于装卸,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明显优点:1)紧固可靠:原抱箍式安装易松动,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杆与制动底板采用螺纹紧固,螺纹紧固更可靠;2)制造、装配方便:原抱箍式固定的连接支架存在支架结构复杂、不易制造、同时焊结部位易脱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杆制造简单,拆装方便,成本低;3)自调臂功能性能: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杆不影响自动调臂的功能、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连接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图2中的控制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自动调整臂的控制臂与制动底板的连接结构,包括制动底板1、自动调整臂2、连接杆7,自动调整臂安装在制动底板上,连接杆的左端与制动底板可拆卸式连接,连接杆的右端与自动调整臂上的控制臂连接,连接杆用于限制控制臂转动;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制动底板上设有向外凸起的凸台101,凸台上设有内螺纹,连接杆的左端上设有外螺纹701,连接杆与凸台螺纹连接;
如图5所示,所述连接杆7的右端横截面呈矩形,控制臂201的自由端上设有与连接杆右端相匹配的连接孔,连接孔2011为矩形,连接杆的右端能插入至矩形孔内,即完成连接杆对控制臂的限位。
本实用新型专利上述实施方案,只是举例说明,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专利范围内或等同本专利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发明专利包围。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说明之处,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大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大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257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行车记录仪的固定结构
- 下一篇:一种植物幼苗浸根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