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扫地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07861.7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77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先江;张远谋;雷明军;皮钒;蒋玉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海森格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1/40 | 分类号: | A47L11/40;A47L11/24;G01S17/06;G01S17/9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扫地 机器人 | ||
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扫地机器人外壳,还包括鱼眼镜头相机、RGB相机及结构光双目IR相机或TOF深度探测传感器;鱼眼镜头相机安装于扫地机器人外壳顶部,鱼眼镜头相机的镜头方向在XZ轴平面内与X轴呈30‑90度夹角;RGB相机安装于扫地机器人外壳的侧面中部,RGB相机的镜头方向与X轴方向一致;结构光双目IR相机或TOF深度探测传感器安装于扫地机器人外壳的侧面下部,结构光双目IR相机的镜头方向或TOF深度探测传感器的探测方向与X轴方向一致;其中X、Z是三维笛卡尔坐标的坐标轴,Z轴表示竖直朝上的坐标,X轴表示扫地机器人前进的方向。本实用新型能解决漏扫、重复扫、错扫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扫地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扫地器机人在日常应用中越来越普及,现有的扫地机器人通常只有一个采集镜头甚至是没有采集镜头,对环境信息采集不全面,往往出现漏扫、重复扫、错扫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扫地机器人,解决漏扫、重复扫、错扫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扫地机器人外壳,还包括鱼眼镜头相机、RGB相机及结构光双目IR相机或TOF深度探测传感器;所述鱼眼镜头相机安装于扫地机器人外壳顶部,鱼眼镜头相机的镜头方向在XZ轴平面内与X轴呈30-90度夹角;所述RGB相机安装于扫地机器人外壳的侧面中部,RGB相机的镜头方向与X轴方向一致;所述结构光双目IR相机或TOF深度探测传感器安装于扫地机器人外壳的侧面下部,结构光双目IR相机的镜头方向或TOF深度探测传感器的探测方向与X轴方向一致;其中X、Z是三维笛卡尔坐标的坐标轴,Z轴表示竖直朝上的坐标,X轴表示扫地机器人前进的方向。
进一步,所述结构光双目IR相机由红外结构光发生器以及两个IR相机组成,IR相机以红外结构光发生器为中心对称设于扫地机器人外壳的侧面下部,IR相机的镜头方向及红外结构光发生器的探测方向与X轴方向一致。
进一步,所述鱼眼镜头相机的镜头方向在XZ轴平面内与X轴呈45-60度夹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本实用新型鱼眼镜头相机采集XZ轴平面内与X轴呈30-90度夹角的RGB图像;RGB相机采集沿X轴方向的RGB图像;结构光双目IR相机/TOF深度探测传感器探测环境深度信息生成深度图像;本实用新型通过鱼眼镜头相机、RGB相机和结构光双目IR相机/TOF深度探测传感器的结合能够全面采集环境各角度的信息,能够使得扫地机器人获取自身定位、环境地图和环境中目标语义信息,即确定自己在什么位置,周围是什么物体,距离有多远,解决漏扫、重复扫、错扫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扫地机器人外壳,2—鱼眼镜头相机,3—RGB相机,4—结构光双目IR相机,4-1—IR相机,4-2—红外结构光发生器,5—TOF深度探测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海森格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海森格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78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
- 下一篇:一种单波束测深仪换能器杆的船上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