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密测试系统的压头及气密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71426.8 | 申请日: | 201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14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克坚;王俊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 |
代理公司: | 11018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舒维;宋志强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仁***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圈 压头 压头主体 凹槽内部 进气通道 连通 本实用新型 控制器壳体 测试过程 测试系统 径向扩张 气密测试 气密检测 轴向摆动 密封腔 保压 底面 周面 密封 嵌入 挤压 外部 申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密测试系统的压头。所述压头包括:压头主体和密封圈。其中,所述压头主体的底面具有凹槽,并且所述压头主体的内部具有连通至所述凹槽的进气通道;所述密封圈局部嵌入在所述凹槽内,并且所述密封圈具有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的密封腔。由上可见,本申请通过气密测试压头的凹槽以及局部位于凹槽内部的密封圈的设置,由于密封圈位于凹槽内部的局部可以在端面和周面形成与凹槽的接触,因而可以增加密封圈的上部与压头的接触面积,而且,由于密封圈位于凹槽外部的部分可以允许在测试过程中被挤压而径向扩张,因而有助于增加密封圈的下部与控制器壳体的密封面积,防止密封圈在保压过程中的轴向摆动,从而提高气密检测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密测试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气密测试系统的压头以及应用该压头的气密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气密测试密封系统通常是由压头与被测体通过密封圈形成密闭空间,进气通道通过压头将气体送入被测体型腔。
传统设计方式密封圈为环形,将密封圈安装在与被测孔接触的锥形压头上,并与被测体压紧,形成密封区域,通过进气通道,将气体以一定压强压入被测体,从而检测被测体密封效果。此方式的弊端为密封圈体积小,密封圈的压合区域小,密封效果差;压头与被测体不能有偏位,稍有偏位就会影响密封效果;密封圈积压不均匀,易损坏。
基于上述需求,提供一种具有更高气密检测精度的气密测试系统,成为现有技术中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密测试系统的压头,能够有效提高气密检测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气密测试系统的压头包括:
压头主体,所述压头主体的底面具有凹槽,并且所述压头主体的内部具有连通至所述凹槽的进气通道;
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局部嵌入在所述凹槽内,并且所述密封圈具有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的密封腔。
可选地,所述密封圈包括与所述凹槽干涉配合的嵌合段、以及突出在所述凹槽的外部的外展段。
可选地,所述密封圈的所述嵌合段的轴向长度与所述外展段的轴向长度的长度比在0.8~1.2之间。
优选地,所述密封圈的所述嵌合段的轴向长度与所述外展段的轴向长度相等。
可选地,所述外展段的外径大于被测装置的气密测试孔的孔径,并且所述密封腔在所述外展段的内径尺寸小于所述气密测试孔的孔径。
可选地,所述密封圈的壁厚为所述密封腔的直径的1.5~2.5倍。
可选地,所述进气通道在所述压头主体的侧面形成与进气系统接口插接的对接开口。
可选地,所述进气通道包括沿所述水平方向沿伸至所述对接开口的水平段、以及沿竖直方向延伸至所述凹槽的底面的竖直段。
可选地,所述密封腔呈柱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密测试系统,包括机架、以及装设于所述机架的如上所述的压头,其中,所述压头主体的所述进气通道与进气系统连通。
由上可见,本申请通过气密测试压头的凹槽以及局部位于凹槽内部的密封圈的设置,由于密封圈位于凹槽内部的局部可以形成端面和周面与凹槽的接触,因而可以增加密封圈的上部与压头的接触面积,而且,由于密封圈位于凹槽外部的部分可以允许在测试过程中被挤压扩张,因而有助于增加密封圈的下部与控制器壳体的密封面积,防止密封圈在保压过程中的轴向摆动,从而提高气密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申请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申请的范围。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的气密测试系统的压头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714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