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扭矩传输装置、扭矩输出装置和换电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86670.4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8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马永跃;李楠;田小涛;丁习坤;刘俊;林海岩;袁春萍;丁艳领;朱江涛;卢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6 | 分类号: | B23P1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2 | 代理人: | 宋宝库;潘晨 |
地址: | 20180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扭矩 传输 装置 输出 机器人 | ||
1.一种扭矩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传输装置包括固定架、万向节和扳手,
所述固定架的第一端与动力装置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第二端与所述扳手相连接,
所述万向节包括扭矩输入关节和扭矩输出关节,所述扭矩输入关节与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扭矩输出关节与所述扳手驱动连接;
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扳手之间的连接设置成允许所述扳手沿垂直于动力传输的方向浮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传输装置还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以沿径向可浮动、沿周向固定的方式与所述固定架的第二端连接到一起,
所述传动轴通过其第一端与所述扭矩输出关节固定连接并且通过其第二端与所述扳手周向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矩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与所述动力装置的外壳固定连接的第一端板、设置有通孔的第二端板和将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固定到一起的侧板;
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通孔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扭矩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传输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端板两侧的第一止挡结构和第二止挡结构,所述第一止挡结构与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或一体制成,所述第二止挡结构与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或一体制成,
所述第一止挡结构和所述第二止挡结构用于防止所述传动轴沿轴向脱出所述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扭矩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挡结构和所述第二止挡结构设置成同一时刻仅允许一个与所述第二端板相抵,以便允许所述传动轴沿轴向浮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扭矩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传输装置还包括沿径向设置在所述传动轴和所述第一止挡结构之间的轴承,
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第一止挡结构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扭矩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止挡结构是环形结构并通过螺栓沿径向与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到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扭矩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传输装置还包括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架相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止挡结构和/或所述第二止挡结构相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用于使所述传动轴恢复并保持在最初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扭矩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是拉簧,所述拉簧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板勾接,所述拉簧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止挡结构勾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扭矩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挡结构远离所述第二端板的一侧设置有四根用于勾接所述拉簧的支撑杆,所述四根支撑杆等间距分布。
11.根据权利要求2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扭矩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与所述扳手沿轴向可滑动地连接到一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扭矩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的第二端上设置有方形孔,所述扳手包括与所述方形孔匹配的方形柱,所述传动轴与所述扳手通过所述方形孔和所述方形柱插接到一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扭矩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的第二端的侧壁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方形柱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条形的沉槽,螺钉拧入所述螺纹孔并插入到所述沉槽内,所述螺钉和所述沉槽的配合允许所述扳手沿轴向滑动并能够防止所述扳手脱出所述方形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8667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夹客车车门
- 下一篇:一种激光切割机工作台清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