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挡板及中通道连接板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57538.0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26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杨梅;马东;单承标;张承志;钟松池;蒋存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20 | 分类号: | B62D25/20;B62D25/08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兴市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挡板 通道 连接 结构 | ||
本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挡板及中通道连接板的结构。其安装于前挡板的中通道槽,包括主体以及围绕于主体周边设置的连接体,所述主体包括凹体和分别设置于凹体两端的凸体,所述连接体包括与前挡板上横梁连接的前连接部、与前挡板本体和前挡板下横梁连接的侧连接部以及与中通道前端本体连接的后连接部,所述前连接部与所述凸体连接的部分设有凸起体。该实用新型能够避免在正碰的过程中造成前挡板侵入量超标,在保护车辆安全的同时又不影响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挡板及中通道连接板的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汽车已成为人们出行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但各种交通事故也随之频繁发生。在正面碰撞事故发生时,如果前挡板侵入量过大,易造成乘员腿部和脚部造成伤害。在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中,腿部伤害是影响整车得分的重要指标。因此,如何在正面碰撞事故中有效的降低侵入量,已成为车辆安全性设计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在正碰的过程中造成前挡板侵入量超标,在保护车辆安全的同时又不影响成本的用于连接前挡板和中通道的连接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前挡板及中通道连接板的结构,安装于前挡板的中通道槽,包括主体以及围绕于主体周边设置的连接体,所述主体包括凹体和分别设置于凹体两端的凸体,所述连接体包括与前挡板上横梁连接的前连接部、与前挡板本体和前挡板下横梁连接的侧连接部以及与中通道前端本体连接的后连接部,所述前连接部与所述凸体连接的部分设有凸起体。
优选地,所述主体由前连接部到后连接部的方向依次分为前挡板连接部、下横梁连接部和下横梁覆盖部,所述主体为以所述下横梁连接部为中间节点的S形。
优选地,所述凹体位于所述下横梁连接部的部分设有用于与前挡板下横梁连接的焊接点。
优选地,所述凹体设有定位孔,包括与前挡板连接的主定位孔和与前挡板下横梁连接的辅定位孔。
优选地,所述主体和连接体为一次冲压成型的钢板。
优选地,所述主体厚度为1-1.8mm。
优选地,所述后连接部设有若干二氧化碳保护焊焊接点。
优选地,所述前连接部和侧连接部设有若干二层焊焊接点和/或三层焊焊接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凹体、凸体以及凸起体的结构设计,确保了本体具有足够的刚度。
2.通过连接体将该连接板结构分别与前挡板上横梁、前挡板、前挡板下横梁以及中通道前端本体连接,而中通道前端本体又与前座椅前横梁连接,从而形成一条完整的传力路径,在分散左右两侧碰撞力,提高车身的刚度同时,又可以最大限度防止前挡板侵入对乘员造车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前挡板及中通道连接板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前挡板及中通道连接板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前挡板和中通道前端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是一种前挡板及中通道连接板的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 1、主体;2、主定位孔;3、辅定位孔;4、凸体;5、凹体;6、凸起体;7、三层焊焊接点;8、二层焊焊接点;9、二氧化碳保护焊焊接点;10、前挡板;11、中通道前端本体;12、前挡板上横梁;13、前挡板下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575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沉淀池清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预埋螺栓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