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换向变速箱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64584.6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00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韩伟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伟发 |
主分类号: | F16H3/091 | 分类号: | F16H3/09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700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向 变速箱 | ||
一种换向变速箱,在使输入端与输出端发生方向改变的同时,还实现变速功能。其主要由箱体、输入端锥齿轮、输入轴、被动锥齿轮、输入轴大齿轮、输入轴小齿轮、传动轴、传动轴被动大齿轮、传动轴被动小齿轮、传动轴主动大齿轮、传动轴主动小齿轮、输出轴、输出轴大齿轮、输出轴小齿轮、支承轴承等部件组成。箱体内安装有互相啮合的输入端锥齿轮和被动锥齿轮,还安装有互相平行的输入轴、传动轴、输出轴,被动锥齿轮安装在输入轴上。输入端锥齿轮与被动锥齿轮之间的角度就是此换向变速箱输入端与输出端的角度。通过输入轴、传动轴、输出轴上各齿轮的排列组合,可使输出轴得到不同的转速。本实用新型具有变速范围大,结构简单紧凑的特点。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入端与输出端方向不同的变速箱结构,主要用于中大型农业机械的橡胶履带行走系统中。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领域中橡胶履带行走系统中的履带行走结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三角形履带行走结构,它的特点是驱动齿小,履带的驱动包角小,适用于承载力小,功率低的小型机械中,第二种是洛阳一拖的履带行走结构,它的特点是变速箱体积大,行走速度慢,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开发出适用于作业条件恶劣、变速范围大、功率大、承载力大的中大型农业机械的橡胶履带行走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动比大、承载能力大,可靠性高,结构简单紧凑的换向变速箱机构,用于驱动橡胶履带行走系统中的履带驱动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换向变速箱由箱体、输入端锥齿轮、输入轴、被动锥齿轮、输入轴大齿轮、输入轴小齿轮、传动轴、传动轴被动大齿轮、传动轴被动小齿轮、传动轴主动大齿轮、传动轴主动小齿轮、输出轴、输出轴大齿轮、输出轴小齿轮、支承轴承等部件组成。箱体内安装有互相啮合的输入端锥齿轮和被动锥齿轮,被动锥齿轮安装在输入轴上,动力由输入端锥齿轮传入,带动被动锥齿轮旋转,进而带动输入轴和安装在其上的输入轴大齿轮和输入轴小齿轮共同旋转,通过输入轴大齿轮与传动轴被动小齿轮的啮合或输入轴小齿轮与传动轴被动大齿轮的啮合带动传动轴旋转,再通过传动轴主动大齿轮与输出轴小齿轮的啮合或传动轴主动小齿轮与输出轴大齿轮的啮合带动输出轴旋转,动力由输出轴输出。输入轴、传动轴、输出轴互相平行,因此输入端锥齿轮与被动锥齿轮之间的角度就是此换向变速箱输入端与输出端的角度,此角度通常为90度,也可根据结构需要进行更改。通过输入轴、传动轴、输出轴上各齿轮的排列组合,可使输出轴得到不同的转速,实现此换向变速箱的变速功能,也可根据输出轴所需的转速调节范围,增加或减少传动轴的数量,使输出端的输出转数得到相应的增加或减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此换向变速箱可同时实现换向和变速功能,结构简单紧凑、稳定性高、承载力强、可实现多档变速,适用于作业条件恶劣、变速范围大、功率大、承载力大的中大型农业机械的橡胶履带行走系统中,用于驱动履带驱动轮,也可用于任何有上述相同性能要求和结构要求的机械传动系统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箱体,2、输入端锥齿轮,3、输入轴,4、输入轴大齿轮,5、被动锥齿轮, 6、输入轴小齿轮,7、传动轴被动大齿轮,8、传动轴,9、传动轴被动小齿轮,10、传动轴主动大齿轮,11、传动轴主动小齿轮,12、输出轴小齿轮、13、输出轴,14、输出轴大齿轮, 15、支承轴承,16、定位套,17、耐磨套,18、外齿圈,19、内齿圈,20、端盖,21、端盖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换向变速箱由箱体1、输入端锥齿轮2、输入轴3、输入轴大齿轮4、被动锥齿轮5、输入轴小齿轮6、传动轴被动大齿轮7、传动轴8、传动轴被动小齿轮9、传动轴主动大齿轮10、传动轴主动小齿轮11、输出轴小齿轮12、输出轴13、输出轴大齿轮14、支承轴承15、定位套16、耐磨套17、外齿圈18、内齿圈 19、端盖20、端盖轴承21等部件组成。箱体1的X方向端面上安装有端盖20、端盖轴承21 和输入端锥齿轮2,箱体1的Y方向端面上通过支承轴承15安装有输入轴3、传动轴8和输出轴13,此三根轴全部与箱体的X方向平行。输入轴3上安装有被动锥齿轮5、输入轴大齿轮4和输入轴小齿轮6,动力由输入端锥齿轮2传入,输入端锥齿轮2与被动锥齿轮5相互啮合,由被动锥齿轮5带动输入轴3、输入轴大齿轮4和输入轴小齿轮6共同旋转。当传动轴8上的外齿圈18向左滑动并与传动轴被动大齿轮7结合时,动力经外齿圈18、内齿圈19 带动传动轴8旋转,此时传动轴8的转数就是传动轴被动大齿轮7的转数,传动轴被动小齿轮9在耐磨套17上空转,不传递动力;当传动轴8上的外齿圈18向右滑动并与传动轴被动小齿轮9结合时,动力经外齿圈18、内齿圈19带动传动轴8旋转,此时传动轴8的转数就是传动轴被动小齿轮9的转数,传动轴被动大齿轮7在耐磨套17上空转,不传递动力。传动轴主动大齿轮10和传动轴主动小齿轮11与传动轴8同步旋转。当输出轴13上的外齿圈18 向左滑动并与输出轴小齿轮12结合时,动力经外齿圈18、内齿圈19带动输出轴13旋转,此时输出轴13的转数就是输出轴小齿轮12的转数,输出轴大齿轮14在耐磨套17上空转,不传递动力;当输出轴13上的外齿圈18向右滑动并与输出轴大齿轮14结合时,动力经外齿圈18、内齿圈19带动输出轴13旋转,此时输出轴13的转数就是输出轴大齿轮14的转数,输出轴小齿轮12在耐磨套17上空转,不传递动力。耐磨套17也可根据需要用相应型号的滚针轴承代替。在此换向变速箱中,动力由输入端锥齿轮2沿Y方向输入,最终由输出轴13 沿X方向输出,动力的输入方向与输出方向夹角为90度,由此实现此换向变速箱的换向功能;通过输入轴3、传动轴8、输出轴13上各齿轮之间的排列组合,可使输出轴13得到四种不同的转速,实现变速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伟发,未经韩伟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645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