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面板及其后纵梁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18897.0 | 申请日: | 201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70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王琤;郭大洲;陈智家;丁渊;丁为广;杨治会;杨飞飞;陈璐;齐鲁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20 | 分类号: | B62D25/20;B60R22/22 |
代理公司: | 33109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纵梁 分件 面板本体 本实用新型 高强度面板 传递路径 后排座椅 加强面板 紧固连接 力学性能 强度要求 中间面板 重新设计 安全带 安装点 和面板 几字形 可更换 底面 顶面 翻边 开模 受限 对称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面板及其后纵梁,旨在解决现在的面板及其后纵梁由于受限于空间而刚度较低的不足,该实用新型包括面板本体;紧固连接在面板左右两端的分件,分件截面呈“L”型,分件的两端上设有翻边;连接在分件和面板本体上的后纵梁,后纵梁内部设有后纵梁内部加强面板,后纵梁呈几字形;分件顶面相对面板本体高,后纵梁底面相对面板本体低,两分件相对面板本体对称。面板及其后纵梁Z向截面大,力学性能好,力的传递路径良好,汽车的后碰性能好;分件材质厚度双重强化,提升了后排座椅安全带安装点的刚度;对于不同的面板强度要求,可更换分件从而避免了对整个面板重新设计,同时节省了中间面板重新开模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生产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强度面板及其后纵梁。
背景技术
汽车车辆的后面板与后纵梁紧固连接,其底部是后副车架连杆包络,为了避开后副车架连杆包络,防止后期运动过程中发生干涉,与后面板底板相连的后纵梁就不能做的特别凸出。但是这样后纵梁的截面积就不能做的很大,相应的与后纵梁相连的面板的刚度就会较弱,其截面积不合理,在发生事故时,后面板就可能成为相应的弱点。
目前,面板大多为一体式面板,面板和后纵梁配合形成了截面类矩形的腔体,可通过增大该腔体的截面来实现增大面板和后纵梁的刚度。但是,由于后副车架连杆包络的存在,除非改变车架整体结构,很难将后纵梁继续下凸。另一种方式就是面板对应后纵梁的位置上凸,但受限于工艺和材料,将面板的两翼上凸到腔体合理截面积大小后,后面板结构会较为复杂,同时后期的料厚的材料无法很好的相应变更,同时性能提升也不明显。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0810088528.3,名称为车辆用地板面板,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下表面不容易损伤且刚性高的车辆用地板面板。地板面板架设在配置于车宽方向中央且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地板通道框架和配置于车身左右且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下纵梁之间。在地板面板上设置有多条以悬臂支架与下纵梁的连接部为中心的同心圆弧状的加强筋。加强筋的后壁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在同一个加强筋中随着从车宽方向内侧向车宽方向外侧去而变小。该面板受限于必须避开后副车架连杆包络而导致刚度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在的面板及其后纵梁由于受限于空间而刚度较低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面板及其后纵梁,它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面板及其后纵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面板及其后纵梁,包括面板本体;
紧固连接在面板左右两端的分件,分件截面呈“L”型,分件的两端上设有翻边;
连接在分件和面板本体上的后纵梁,后纵梁内部设有后纵梁内部加强面板,后纵梁呈几字形;
分件顶面相对面板本体高,后纵梁底面相对面板本体低,两分件相对面板本体对称。
面板本体、分件以及后纵梁通过焊接连接。后纵梁下凸,而“L”型的分件与面板本体连接形成了上凸的顶面。分件两侧上的翻边一边连接面板本体,另一侧连接后纵梁。后纵梁和分件构成了一个相对面板上下面均凸出的截面为矩形的腔体,使得纵梁整体截面高度达到合理范围。通过将分件和面板本体分离,再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可以很轻松的实现腔体上凸的目的,加工非常方便。其次,分件可以采用与面板不同的材料,使用更厚的、力学性能更好的材料。再次,对于不同的后面板强度要求,可以很轻松的使用不同材料和厚度的分件进行替换,节约了设计成本。
作为优选,分件上设有凸台,凸台顶面内凹形成饰板安装点,面板经饰板安装点固定连接有装饰板。凸台可以满足饰板安装点的强度和卡接稳定。
作为优选,分件首尾两端设有水平面沉台,水平面沉台上设有定位孔。水平面沉台对分件的焊接进行定位,确保放件时零件平稳;为优化零件焊接的匹配难度,分件的焊接边都做出翻边或者沉台,保证后期零件成型后的焊接边成型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188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碳纤维车身门槛与地板结构
- 下一篇:一种汽车踵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