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成型车身框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93719.7 | 申请日: | 2019-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67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蒋海林;朱红霞;熊建华;王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0 | 分类号: | B62D25/00;B62D25/04 |
代理公司: | 11111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顾友<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4022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强板 车身框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 加强组件 上加强板 下加强板 一端连接 防撞板 前纵梁 热成型 上边梁 侧围 后门 前门 左右对称设置 车身骨架 传力路径 合理布局 后部碰撞 加强结构 加强纵梁 热成型件 乘员舱 后备箱 后纵梁 前地板 偏置 地板 侧面 对抗 汽车 优化 | ||
1.一种热成型车身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加强组件,所述加强组件包括:设置在A柱上的A柱下加强板(1)、设置在B柱上的B柱加强板(2)、设置在前门内的前门防撞板(3)、设置在后门内的后门防撞板(4)、设置在后备箱底下的后纵梁(5)、设置在前纵梁内的前纵梁内加强板(7)以及设置在前地板上部的地板上加强纵梁(8),所述A柱下加强板(1)的一端连接有A柱上加强板(6),所述B柱加强板(2)的上部设置有侧围上边梁加强板(9),且所述A柱上加强板(6)的一端与所述侧围上边梁加强板(9)的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成型车身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下加强板(1)上设置有前门上铰链孔(11a)、前门下铰链孔(11b)和第一补丁板(12),所述第一补丁板(12)设置在所述前门上铰链孔(11a)和所述前门下铰链孔(11b)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成型车身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加强板(2)上设置有后门上铰链孔(21a)、后门下铰链孔(21b)和第二补丁板(22),所述第二补丁板(22)设置在所述后门上铰链孔(21a)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成型车身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门防撞板(3)在所述前门内从左上角到右下角贯穿式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成型车身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门防撞板(4)在所述后门内的上部横向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成型车身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5)包括高强度区和低强度区,所述高强度区设置在所述后纵梁(5)的前3/4区域,所述低强度区设置在所述后纵梁(5)的后1/4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成型车身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上加强板(6)上设置有第三补丁板(61),所述第三补丁板(61)设置在靠近所述A柱下加强板(1)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成型车身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内加强板(7)和所述地板上加强纵梁(8)相互扣合,形成盒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成型车身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成型车身框架结构还包括门槛边梁加强板(10),所述门槛边梁加强板(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A柱下加强板(1)以及所述B柱加强板(2)连接,且所述门槛边梁加强板(10)、所述A柱下加强板(1)、所述A柱上加强板(6)、所述侧围上边梁加强板(9)以及所述B柱加强板(2)连接形成封闭的环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成型车身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丁板(12)上设置有电泳孔(121)和定位孔(1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未经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9371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