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高速耐波小阻力组合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15513.2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26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庞立国;刘正阳;金晓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万美达船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14 | 分类号: | B63B3/14;B63B3/38;B63B3/68;B63B13/00;B63B4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河***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速 耐波小 阻力 组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高速耐波小阻力组合艇,包括组合艇本体,所述组合艇本体下端面固定安装有艇板,所述艇板下端面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下龙骨,所述下龙骨外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防磨层,所述第一防磨层左右两侧壁均固定安装有龙骨,所述艇板的下端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分水槽体,所述分水槽体外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二防磨层,所述分水槽体后端壁固定安装有出水管。该超高速耐波小阻力组合艇,通过设有组合艇本体、艇板、下龙骨、第一防磨层和龙骨结构,可以根据船体行驶或者停浮提高艇体的抗波性或者减少船体阻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合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高速耐波小阻力组合艇。
背景技术
快艇是舰艇中的“短跑冠军”,最大航速可达40—60节,有“海上轻骑兵”之称。快艇按装备的武器分类,有鱼雷艇、导弹艇和导弹鱼雷艇等。快艇虽然小,但它的威力不小,作用很大。对于侵入到近海范围内的大、中型敌舰,鱼雷艇和导弹艇可以单独编队出击,也可以与其他水面舰艇协同出击,消灭来犯的敌方大、中型舰艇。也可以派快艇去攻打敌方运输船队,破坏敌人的海上交通运输线。快艇的速度快,艇体小,能隐蔽,能有效地突然快艇地袭击敌方的基地、停泊场。在浅水航道、狭窄海区、礁岛区等处,可以使用快艇布雷。现有的组合式快艇的耐波性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超高速耐波小阻力组合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速耐波小阻力组合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高速耐波小阻力组合艇,包括组合艇本体,所述组合艇本体下端面固定安装有艇板,所述艇板下端面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下龙骨,所述下龙骨外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防磨层,所述下龙骨的左右两侧壁塑模安装有金属软板,所述下龙骨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气囊,所述气囊上端固定连通有气泵,所述第一防磨层左右两侧壁均固定安装有龙骨,所述艇板的下端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分水槽体,所述分水槽体外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二防磨层,所述分水槽体后端壁固定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中部固定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分水槽体内腔顶端固定安装有导管,所述导管上端固定连通有水泵。
优选的,所述下龙骨形状呈鼻翼状,下龙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下龙骨呈镜像设置于艇板下端面。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内腔连通于组合艇本体内腔的排水槽。
优选的,所述龙骨外侧壁呈弧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超高速耐波小阻力组合艇,通过设有组合艇本体、艇板、下龙骨、气囊、气泵、第一防磨层和龙骨结构,可以根据船体行驶或者停浮提高艇体的抗波性或者减少船体阻力;通过设有龙骨、分水槽体、出水管和第二防磨层结构,提高艇体吃水部位的防磨性,防止艇体表面坑洼增大阻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侧剖图。
图中:1组合艇本体、2艇板、3下龙骨、31金属软板、4第一防磨层、5龙骨、6分水槽体、61出水管、62电磁阀、63导管、64水泵、7 第二防磨层、8气囊、81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万美达船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万美达船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155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药材贮藏窖
- 下一篇:一种行驶中自动液压充电的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