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器械直线递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53124.1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19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忠涛;郭伟;刘浩;周圆圆;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B34/30 |
代理公司: | 11381 北京汲智翼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曦;贾兴昌 |
地址: | 1000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器械 镜体 递送组件 驱动组件 递送 本实用新型 控制组件 单孔腔镜手术 递送装置 框架组件 器械容纳 容纳通道 多腔管 分层式 直线度 单孔 机器人 配合 | ||
1.一种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器械直线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组件(1)、至少一个直线递送组件(2)、至少一个递送控制组件(3)和至少一个驱动组件(4);所述递送控制组件(3)和驱动组件(4)的数量与所述直线递送组件(2)数量相同;
所述框架组件(1)包括至少两个六边形框架(11),所述两个六边形框架(11)各边平行且同轴设置,二者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机械臂挂板(12);所述六边形框架(11)外部设有外壳(13),所述机械臂挂板(12)与所述外壳(13)固定连接;还包括一器械容纳装置(14),所述器械容纳装置(14)连接于其中一个六边形框架(11)上且位于所述框架组件(1)外部;所述器械容纳装置(14)内设有若干器械和/或镜体容纳通道,所述器械和/或镜体容纳通道的轴线与所述器械容纳装置(14)的轴线平行;
所述直线递送组件(2)包括导轨支撑板(21),所述导轨支撑板(21)和所述六边形框架连接,同时还连接所述机械臂挂板(12);所述导轨支撑板(21)上设有容纳滑台导轨(22)的凹部(212),所述滑台导轨(22)上设有滑轨(221),一滑台(23)与所述滑轨(221)匹配,所述滑台(23)可沿所述滑轨(221)做往复运动;所述滑台(23)上设有固定座(24),一器械镜体固定件(25)与所述固定座(24)连接;所述导轨支撑板(21)上设有至少一前驱导向轮(26)和至少一后驱导向轮(27),所述滑台(23)设于所述前驱导向轮(26)和后驱导向轮(27)之间;
所述递送控制组件(3)包括控制杆固定组件(31)和控制杆(32);所述控制杆(32)两端固定于所述控制杆固定组件(31)上,且所述控制杆(32)可绕其轴线自由旋转;
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前驱动腱(41)、后驱动腱(42)和腱鞘(43);所述前驱动腱(41)一端绕过所述前驱导向轮(26)后与所述滑台(23)固定连接,另一端绕所述控制杆后与控制杆(32)固定连接;所述后驱动腱(42)一端绕过所述后驱导向轮(27)后与所述滑台(23)连接,另一端绕所述控制杆后与控制杆(32)固定连接;所述腱鞘(43)套设于所述前驱动腱(41)和所述后驱动腱(42)外部;所述前驱动腱(41)和所述后驱动腱(42)在所述控制杆上的绕设方向相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器械直线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组件(1)包括两个六边形框架(11),两个六边形框架(11)各边平行且同轴设置,二者之间设有三个机械臂挂板(12),所述三个机械臂挂板(12)围绕六边形框架(11)的轴线呈三相对称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器械直线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六边形框架(11)分别为第一框架(111)和第二框架(112);所述第一框架(111)中设有连接所述器械容纳装置(14)的支撑架(113);还包括一支撑盘(116),所述支撑盘(116)与所述第一框架(111)连接,所述器械容纳装置(14)同时连接所述第一框架(111)的支撑架(113)和所述支撑盘(116)。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器械直线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13)包括三根支撑杆(114)和一支撑环(115),所述三根支撑杆(114)一端与所述支撑环(115)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框架(111)相间的三边固定连接,所述器械容纳装置(14)与所述支撑环(115)同轴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器械直线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六边形框架(11)与所述导轨支撑板(21)通过相互匹配的凹槽结构卡制连接,同时通过螺钉和/或螺栓固定使所述导轨支撑板(21)固定于所述两六边形框架上不脱出或移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器械直线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导向轮(26)和所述后驱导向轮(27)上均设有绕腱槽(263,27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5312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