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减震立柱护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92298.1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35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项孝泓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众力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4 | 分类号: | B62D25/04 |
代理公司: | 合肥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8 | 代理人: | 刘跃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柱 弹簧 硬质海绵 护板本体 减震腔 减震立柱 下缓冲层 矩形阵列分布 减震 本实用新型 错开排布 和面料层 缓冲效果 交错分布 金属丝 面料层 柱间隔 撞击力 底圈 护板 汽车 支撑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汽车减震立柱护板,包括有护板本体,所述护板本体的外侧面上设有面料层,护板本体中上部和面料层之间设有减震腔,所述减震腔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上、下缓冲层,所述上、下缓冲层之间设有若干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弹簧柱和硬质海绵柱,所述弹簧柱和硬质海绵柱间隔错开排布;所述弹簧柱包括有同为一根金属丝的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位于第一弹簧内且与第一弹簧共用同一底圈。本实用新型在减震腔中将弹簧柱和硬质海绵柱交错分布,其中的硬质海绵柱起到支撑的作用,弹簧柱起到减震的作用,两者相互配合,在车辆遇到突发情况时对撞击力具有有效的缓冲效果,有效的保护乘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主要涉及汽车减震立柱护板。
背景技术:
汽车减震立柱护板在起到支撑车顶盖作用的同时,还要承受前、后车门的支撑力,也兼具门框的作用,是汽车制造领域的重要构件之一。现有的汽车减震立柱护板大部分为单纯塑料材料或者单纯金属材料,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容易发生乘员侧面碰撞伤亡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减震立柱护板,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对乘员具有一定的保护功能,降低了人员的伤亡。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汽车减震立柱护板,包括有护板本体,所述护板本体的外侧面上设有面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本体中上部和面料层之间设有减震腔,所述减震腔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上、下缓冲层,所述上、下缓冲层之间设有若干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弹簧柱和硬质海绵柱,所述弹簧柱和硬质海绵柱间隔错开排布;所述弹簧柱包括有同为一根金属丝的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位于第一弹簧内且与第一弹簧共用同一底圈,所述第一弹簧高于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外端部均包裹有防护球。防护球可以防止弹簧端部在减震腔内部发生勾拉现象,对减震腔内部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所述的汽车减震立柱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球为橡胶球。
所述的汽车减震立柱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缓冲层为乳胶层。
所述的汽车减震立柱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缓冲层为橡胶层。上、下缓冲层,也起到了一定的减震效果。
所述的汽车减震立柱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层为皮革面料层。
所述的汽车减震立柱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卷曲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弹簧柱的缓冲原理为,冲击力较小时,压缩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对冲击力具有一级的缓冲效果。当冲击力较大时,首先压缩第一弹簧,接着同时压缩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其实的第二弹簧起到了辅助缓冲的目的。同时在弹簧压缩后产生回弹力时,由于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卷曲方向设置为相反的方向,使得回弹时更加平稳,对人体回弹时有效降低人体的不适感。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在减震腔中将弹簧柱和硬质海绵柱交错分布,其中的硬质海绵柱起到支撑的作用,弹簧柱起到减震的作用,两者相互配合,在车辆遇到突发情况时对撞击力具有有效的缓冲效果,有效的保护乘员的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弹簧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众力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芜湖众力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922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