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异构起降系统固定翼机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78065.6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53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韩睿;李盛喆;黎增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1/30 | 分类号: | B64C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戴凤仪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头 挂钩 拉杆 固定翼飞行器 本实用新型 导向凸起 机头结构 起降系统 固定翼 滑动槽 接触处 飞行器 机身 导轮 两组 异构 附加装置 活动安装 气动外形 气动阻力 驱动组件 一端连接 铰接轴 起飞 飞行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异构起降系统固定翼机头结构,包括机身和机头,所述机身的前端设有机头,所述机头上前端的两侧均通过铰接轴安装有挂钩,所述机头上前端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滑动槽,且滑动槽内侧活动安装有导轮,所述机头的内部设有拉杆,且拉杆的一端与所述导轮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连接有驱动组件,两组所述挂钩接触处的前端均设有第一导向凸起,两组所述挂钩接触处的后端均设有第二导向凸起;本实用新型的挂钩可收于机头内,在起飞以及平飞时将挂钩收在机头内部,保证飞行器的气动外形,解决了固定翼飞行器机头附加装置在固定翼飞行器平飞时带来附加气动阻力的问题,使得飞行器可以达到较高的飞行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构起降系统固定翼机头结构。
背景技术
常规直升机,通过倾转机身和调节旋翼输出实现平飞,这样使得前飞最大速度受到电机输出和平衡力矩的限制,最大巡航速度远远小于固定翼;正常固定翼飞机则无法完成垂直起降,悬停和低速飞行。而异构起降系统结合了多旋翼飞行器和固定翼飞行器的飞行特点,从而兼具两者能力,其应用前景十分宽广,经济前景良好。
目前这种飞行器是在起降阶段将多旋翼飞行器与固定翼飞行器结合,其飞行状态转换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在起飞时,与普通多旋翼无人机相似,由旋翼产生的升力垂直起飞;到达一定高度后,开启固定翼飞行器动力系统,之后释放固定翼飞行器;固定翼飞行器自行执行平飞任务,此时回收多旋翼飞行器:固定翼飞行器执行完任务后,多旋翼飞行器携带回收网起飞,固定翼飞行器机头挂钩装置打开,钩住回收网,多旋翼飞行器携带固定翼飞行器一同回收,现有的机头挂钩装置在固定翼飞行器平飞时会产生额外的气动阻力,而且难以保证每次回收挂钩都可以钩住回收网,可靠性低,同时,撞网过程对机头和挂钩装置载荷很大,容易损坏机头,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异构起降系统固定翼机头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异构起降系统固定翼机头结构,该异构起降系统固定翼机头结构的挂钩可收于机头内,在起飞以及平飞时将挂钩收在机头的挂钩槽内部,保证飞行器的气动外形,解决了固定翼飞行器机头附加装置在固定翼飞行器平飞时带来附加气动阻力的问题,使得飞行器可以达到较高的飞行速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异构起降系统固定翼机头结构,包括机身和机头,所述机身的前端设有机头,所述机头上前端的两侧均通过铰接轴安装有挂钩,所述机头上前端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滑动槽,且滑动槽内侧活动安装有导轮,所述机头的内部设有拉杆,且拉杆的一端与所述导轮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连接有驱动组件,两组所述挂钩接触处的前端均设有第一导向凸起,两组所述挂钩接触处的后端均设有第二导向凸起,两组所述第一导向凸起和两组所述第二导向凸起之间形成与所述导轮适配的导向槽。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舵机,所述舵机上设有摆臂,且摆臂的输出端与所述拉杆连接,所述舵机内设有信号接收器。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机头顶部的两侧均设有与挂钩相适配的挂钩槽。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机头顶部前端的两侧均设有限位所述挂钩的限位块。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机头的前端设有加强块,且加强块呈流线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挂钩可收于机头内,在起飞以及平飞时将挂钩收在机头的挂钩槽内部,保证飞行器的气动外形,解决了固定翼飞行器机头附加装置在固定翼飞行器平飞时带来附加气动阻力的问题,使得飞行器可以达到较高的飞行速度,且在由平飞模式转换过度至降落模式过程中,挂钩通过导轮带动弹开,露出挂钩,与携带回收网的多旋翼飞行器协同实现垂直降落,实现了异构起降系统固定翼飞行器的空中回收,同时,撞网过程挂钩尺寸配合网格设计,保证撞网的可靠性,再加上加强块的设置,确保机头撞网后不易产生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挂钩闭合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780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挂载架结构的可折叠多旋翼无人机
- 下一篇:一种无人机机臂折叠式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