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汽车门把手的惯性保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13212.1 | 申请日: | 201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55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杨锦夫;徐晓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格纳汽车镜像(上海)有限公司;杨锦夫;徐晓亮 |
主分类号: | E05B79/06 | 分类号: | E05B79/06;E05B77/24 |
代理公司: | 31217 上海欣创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西江 |
地址: | 20151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险块 阻挡位置 凸杆 转动 本实用新型 极限位置 转动极限位置 汽车门把手 车门打开 冲击作用 惯性保险 静态位置 转动路径 惯性力 紧凑 车门 拉手 阻挡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门把手的惯性保险装置,包括保险块装置和凸杆装置,当保险块装置处于静态位置时,保险块上的槽避让出凸杆的转动路径,车门可以打开;当保险块受到高速惯性力冲击作用而转动后,拉手带动凸杆转动时被保险块阻挡,此时保险块处于阻挡位置,阻止车门打开。保险块的阻挡位置范围从起始阻挡位置到极限位置,起始阻挡位置为凸杆转动时恰好不能通过保险块上的槽的位置,极限位置是保险块的转动极限位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具有功能性强、更安全、且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门把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门把手的安全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保有量日益增加,道路交通颇为繁忙,交通事故频发,人们非常重视开车出行的安全性。在各种提高行车安全的方法中,无疑,提高汽车自身安全性是最有效的措施。车门系统是保证车辆安全的重要零部件之一。汽车门把手作为车门系统的一部分,在汽车受到碰撞尤其是遭遇侧方高速碰撞过程中,是保护车内人员安全的关键零部件。
目前常见的汽车门把手结构有:外拉式、上掀式(又称外掀式或上翻式)、隐藏式。传统上掀式门把手一般缺少增设的安全装置,在事故中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有些外拉式门把手附有惯性锁止机构,在事故发生时能防止车门意外打开,增强人员安全性。中国专利CN108843158A公开了一种用于外拉式门把手的惯性锁止机构,包括把手底座和设置在把手底座上的惯性锁装置和拉手解锁装置,惯性锁装置和拉手解锁装置分别可旋转安装在把手基座的不同支架上。惯性锁装置包括惯性锁体和第一扭簧,惯性锁体上设有第一限位凸起。拉手解锁装置包括解锁件、转轴和第二扭簧,解锁件上设有第二限位凸起。当惯性锁装置逆时针转动时,第一限位凸起与第二限位凸起发生干涉,惯性锁体处于极限位置,此时拉手带动拉手解锁装置旋转时,因惯性锁装置限制其转动,则门把手无法解锁。
上述专利的惯性锁止机构中,惯性锁体的惯性部位与阻挡部位为两个结构,惯性锁体必须转动足够大的角度,转至第一限位凸起与第二限位凸起发生干涉,且惯性锁体的惯性部位处于极限位置时,才能实现锁止功能,即惯性锁体的阻挡位置仅为惯性部位处于极限位置这一点。如果外部冲击不够大,惯性锁体和门把手受到的惯性力不够大,惯性锁体未到达极限位置,则惯性锁止机构不能起到锁止作用。另外,依靠第一限位凸起与第二限位凸起发生干涉达到锁止目的,而第一限位凸起与第二限位凸起接触面积较小,容易滑脱失效。所以,上述惯性锁止机构存在工作范围小,安全性低,工作不够可靠的缺点。
另一方面,上述锁止机构中的惯性锁体惯性部位与阻挡部位分开,形状不规则,不易加工。拉手解锁装置结构较复杂,而且与拉手分开加工,再进行装配连接。所以上述惯性锁止机构结构复杂,从零件制造到装配的材料、人工成本都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更安全、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用于汽车门把手的惯性保险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构成:
用于汽车门把手的惯性保险装置,包括保险块装置和凸杆装置,安装在把手底座上的保险块装置包括主轴、设置在主轴上的保险块和弹性装置,保险块可饶主轴旋转;凸杆装置包括伸向保险块装置的凸杆,凸杆安装在拉手的压臂上,压臂与拉手一体成型,掀开或松开拉手时,凸杆随拉手一起转动;当保险块处于静态位置时,保险块上的槽避让出凸杆的转动路径,保险块与凸杆互不干涉,车门可以打开;当保险块受到惯性力作用而转动后,拉手带动凸杆转动时被保险块阻挡,此时保险块处于阻挡位置,阻止车门打开;惯性力消失后,弹性装置驱动保险块装置回弹到静态位置;保险块的阻挡位置范围从起始阻挡位置到极限位置,起始阻挡位置为凸杆转动时恰好不能通过保险块上的槽的位置,极限位置是保险块的转动极限位置。
凸杆为圆棒形,圆棒轴线与保险块装置的主轴平行,凸杆的一端固定在压臂的孔中,凸杆的另一端可与保险块的阻挡部的外表面接触。
保险块的阻挡部的外表面与凸杆接触,阻挡部的外表面为圆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格纳汽车镜像(上海)有限公司;杨锦夫;徐晓亮,未经麦格纳汽车镜像(上海)有限公司;杨锦夫;徐晓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132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电动脱扣器及防走失牵引绳
- 下一篇:一种汽车车门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