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货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以及物流园区内的人工智能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24191.3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8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朱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际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N3/04;G06T7/62;G01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郎彦泽;叶子浓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货物 体积 测量方法 以及 物流园区 人工智能 系统 | ||
货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以及物流园区内的人工智能系统,所述货物体积的测量方法包括:预先在物流园区的月台区域固定安装采集设备;预先在所述月台区域中确定待测货物的放置区域;预先训练第一深度神经网络;将待测货物放置在所述放置区域;通过采集设备来采集所述放置区域的图像/视频,采集过程中保持采集设备的焦距、采集设备的物距、采集设备的分辨率与训练第一深度神经网络时相同;通过第一深度神经网络来对所述放置区域的图像/视频进行分析,得出待测货物的体积。本发明在物流园区的月台区域实现了对货物体积的快速测量,且无需工作人员进行繁琐的数学运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货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以及物流园区内的人工智能系统。
背景技术
月台也称为进出货站台,是物流园区货物的入口、以及出口,通常与仓库相连。
月台的基本作用是装卸货物、进出库货物暂存、车辆停靠,同时,实现网络中线与节点的衔接转换。它设置的基本目的是使货物装卸作业高效、有序、省力。月台设施既是物流园区库房运行的基本保证条件,又是库房高效运作不可忽视的场所。
在装卸货物的过程中,货物的体积是一个重要因素,决定了货物在车厢(或仓库)中如何摆放,才能最大化的利用车厢(或仓库)的空间。此外,货物的体积有时也是计算运输费用的依据之一。
现有技术中,对于一些未标注尺寸的货物,在装卸货时通常只能由装卸工人通过人眼观察来大致的估计货物的体积,这种方法并不准确,估计的体积比货物的实际体积大会导致无法充分的利用车厢空间,估计的体积比货物的实际体积小则会导致无法将货物装入的车厢内的预定位置。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在物流园区的月台区域快速测量货物体积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物流园区的月台区域实现对货物体积的快速测量,且无需工作人员进行繁琐的数学运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货物体积的测量方法,包括:
预先在物流园区的月台区域固定安装采集设备;
预先在所述月台区域中确定待测货物的放置区域;
预先训练第一深度神经网络;
将待测货物放置在所述放置区域;
通过采集设备来采集所述放置区域的图像/视频,采集过程中保持采集设备的焦距、采集设备的物距、采集设备的分辨率与训练第一深度神经网络时相同;
通过第一深度神经网络来对所述放置区域的图像/视频进行分析,得出待测货物的体积。
可选的,所述预先训练第一深度神经网络包括:
通过人工测量,获得辅助货物的体积;
将辅助货物放置在所述放置区域;
通过采集设备来采集所述放置区域的图像/视频;
获得采集设备的焦距、采集设备的物距、采集设备的分辨率、货物在图像中的位置和货物外形;
在保持采集设备的焦距、采集设备的物距、采集设备的分辨率不变的情况下,根据辅助货物的体积、货物在图像中的位置和货物外形,来训练第一深度神经网络;
多次重复上述步骤,得到第一深度神经网络训练后的模型参数集,所述第一深度神经网络的模型参数集结构包括:货物体积、采集设备的焦距、采集设备的物距、采集设备的分辨率、货物在图像/视频中的位置和货物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际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际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41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电驱动结构和成像模组
- 下一篇:一种医用无纺布折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