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鉴别鱼翅种的DNA条形码引物对、试剂盒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21099.1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8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熊娟;方军;黄启红;伍玲燕;黄璇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测试分析研究所(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Q1/686;C12Q1/6806;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朱双;刘明星 |
地址: | 51007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鉴别 鱼翅 dna 条形码 引物 试剂盒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别鱼翅种的DNA条形码引物对、试剂盒及方法。本发明的引物对的上、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SEQ ID NO.2所示,利用该引物对对待测鱼翅样品DNA进行PCR扩增,然后对PCR产物进行测通及拼接获取COI序列,将获得的COI序列进行数据库比对及聚类分析鉴定,从而确定待测鱼翅样品的种属。本发明的引物对能够鉴别13种鱼翅物种,分子系统发育树显示,同一个物种的不同个体基本都能形成单系,节点支持率为99%~100%,聚类分析显示,同一物种都位于同一个分支,且不同个体的鱼类的COI序列相似度均大于95%;该方法可为市场流通的鱼翅制品的鉴定提供分子生物学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鉴别鱼翅种的DNA条形码引物对、试剂盒及方法。
背景技术
鱼翅作为著名的养生保健佳品,一直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价格一度水涨船高。市场流通多为加工后的干鱼翅制品,但由于鲨鱼物种种类繁多,相似物种之间外观形态差异小,通过传统形态学鉴定难以保证干鱼翅制品标识的准确性,造成不良商家以次充好,更有不法生产者从濒危鲨鱼上采集鱼翅。
DNA条形码技术是利用生物体线粒体DNA中一段保守片段对物种进行快速而准确的分子生物学水平的鉴定。2005年,国际已开始合作实施鱼类生命条形码计划(FISH-BOL),该计划是以电子数据库形式构建含有DNA条形码图像和地理坐标的全球鱼类参考标准数据库。Ward等人利用条形码方法对澳大利亚超过200种海洋鱼类和印度洋沿岸35种鱼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南非与澳洲海域的鱼类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地域群系之间种内差异性显著,通过建立N-J进化树的分析结论表明,能够使用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CytochromeOxidase subunit I,COI)作为海洋鱼类的DNA条形码标准序列。DNA条形码技术近年在海洋鱼类的鉴定上取得较好的鉴定效果,但鉴定对象多为新鲜或是冰冻鱼类,这些鱼类大多细胞组织保存完好,而针对市售鱼翅的DNA条形码鉴定鲜有报道。
并且,由于鱼翅制品属于致密结缔组织,自身含有丰富的硫酸多糖,多糖的去除一直是DNA提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难题,传统提取方法获得的DNA纯度低,往往造成后续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失败,所以高效的提取鱼翅DNA也是DNA条形码技术顺利进行的前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鉴别鱼翅种的DNA条形码引物对、试剂盒及方法,本发明的试剂及方法提取的DNA含量高,更适合作为鱼翅的DNA条形码技术中的DNA提取方法;本发明的DNA条形码能准确鉴别市场上流通的干鱼翅的种属,为鱼翅制品的鉴定提供分子生物学基础。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鉴别鱼翅种的DNA条形码引物对,所述的引物对的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的引物对的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鉴别鱼翅种的DNA条形码试剂盒,所述的试剂盒包含所述的鉴别鱼翅种的DNA条形码引物对。
优选,所述的试剂盒还包含DNeasy mericon Food Kit DNA提取试剂盒。该DNeasymericon Food Kit DNA提取试剂盒是QIAGEN公司生产的。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鉴别鱼翅种的DNA条形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取待测鱼翅样品的DNA;
b.利用所述的鉴别鱼翅种的DNA条形码引物对对待测鱼翅样品DNA进行PCR扩增;
c.对PCR产物进行测通及拼接获取COI序列,将获得的COI序列进行数据库比对及聚类分析鉴定,确定待测鱼翅样品的种属。
优选,所述的鱼翅种包括低鳍真鲨、大青鲨、尖吻鲭鲨、尖吻斜锯牙鲨、路氏双髻鲨、犁头鳐、丝鲨、无沟双髻鲨、尖齿柠檬鲨、舒氏星鲨、高鳍真鲨、浅海长尾鲨和沙拉真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测试分析研究所(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未经广东省测试分析研究所(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10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