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杆塔接地电阻智能化测量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85587.1 | 申请日: | 2019-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1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郭磊;吕威;徐春燕;程清垚;雷丹;皮星;刘晶;黄修洋;李思;张舜;曹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昌首义学院;武汉纤导智联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7/20 | 分类号: | G01R27/20;G01S19/4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帅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0 | 代理人: | 刘丹;朱必武 |
地址: | 430064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移动 互联网 杆塔 接地 电阻 智能化 测量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杆塔接地电阻智能化测量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杆塔接地电阻测量终端设备和电网接地数据运维管理平台;终端设备包括电池电源模块、异频激励源模块、杆塔接地装置、信号采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LCD显示模块、数据储存模块、北斗定位模块及通讯模块,异频激励源模块、信号采集模块、LCD显示模块、数据储存模块、北斗定位模块及通讯模块与中央处理模块连接,异频激励源模块的输出端与杆塔接地装置相连,杆塔接地装置与信号采集模块相连。可以实现测量结果与杆塔信息的自动匹配,将“离线数据”直接转化为“线上数据”,有效减少测量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测量各个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错误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输电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杆塔接地电阻智能化测量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杆塔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三极法和回路法。三极法是经典的测量方法,其优点是理论基础成熟,测量准确率相对高。同时也存在测量时需放线布设电极,工作量和劳动强度较大,费时长(平原平均测量时间为20min,山区为45min)等缺点。尤其是在山区效率很低,且对测量人员技术性要求较高。回路法利用地线及相邻杆塔构成测量回路,测量方法简单。每次测量费时短,工作量和劳动强度低,效率高。其中应用较多的是钳表法,存在测量感应电流较小,测量精度相对较低等问题,且适用性受周围线路杆塔接地条件的限制,不适用于地线绝缘的线路。
按测量电源类型分类,目前的杆塔接地电阻测量仪器的电源有工频电源、直流电源和异频电源。其中工频电源(摇表法)和直流电源(直流法)设备相对简单,实际应用中也比较普遍。但是摇表法测量时受地中杂散电流影响较大,准确率相对低。直流法测量结果受到极化效应的影响,测量的稳定性较差,准确率相对低。异频电源(异频法)设备相对复杂,体积重量略大。能有效减小地中杂散电流的干扰,准确率相对较高。
而在接地电阻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利用方面,采用的都是手抄记录及手动录入电脑,存在以下缺点:⑴测量现场采用手抄记数。工作量大,对测量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所需记录的数据多,可能遗漏关键的条件或参数。效率低,且有一定的错误率。⑵不能实现测量过程的全流程痕迹记录。不能杜绝惰工或数据造假情况,运维工作的过程难以监管。⑶登录、统计数据量大,处理方法效率低,且有一定的错误率。⑷由于测量方法不统一(甚至不正确)、边界条件不齐全,使得大量测到的接地数据难以取信。运维部门杆塔接地电阻测量数据的使用率较低。⑸只能针对单次,或几次的测量数据开展分析,接地装置的状态变化没有科学、有效的方法,大多凭经验判断。分析报告难以准确评估接地装置的实际运行状态,不能指导随后的运检计划工作。
现有设备共同的不足是:只是得到“离线数据”,而测量人员在手动记录中对测量条件的记录不全面、不统一。
表1现有接地电阻测量方法优缺点对比
表2传统接地测量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综上,按这种传统的接地运维管理方法,从每次测量工作的完成到下次运维方案的决策,所需要的工作步骤多、用时周期长、且各环节影响因素多,综合效率较低,且整个接地测量运维工作没有过程痕迹可查,使得运维管理中无法对接地测量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为此,有必要基于现今高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技术,结合移动通讯和北斗定位技术对传统的接地测量设备进行信息化改造,使之成为一种移动互联网终端。并进而提出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杆塔接地电阻智能化测量系统及方法。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昌首义学院;武汉纤导智联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昌首义学院;武汉纤导智联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55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机器人关节精度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水下激光-冷喷复合沉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