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导体用镀铜添加剂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81062.0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85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霞;邹文涛;鲁文锋;解伟;徐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赛夫特半导体材料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3/38 | 分类号: | C25D3/38;C25D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汤俊明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导体 镀铜 添加剂 | ||
本发明涉及电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导体用镀铜添加剂。所述添加剂的制备原料至少包括A组分;按质量浓度计,所述A组分包括10~60g/L聚乙二醇、0.01~1g/L铜盐、1~10g/L无机酸以及超纯水。本发明制备的半导体用镀铜添加剂,可以避免在含有宽度40~80nm、深度150~250nm沟道表面电镀时产生的空穴、缝隙,可有效提高微孔填充效率,降低工作时间,同时减小镀层厚度;可以提高铜沉积速率,避免大量堆积,细化晶粒的同时提高电镀效率;可以减少沟道表面电镀时产生的空穴,同时避免镀层表面局部凸起。生产过程相对简单,反应条件常温常压,生产过程三废排放较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导体用镀铜添加剂。
背景技术
几十年来,集成电路(IC)技术一直在迅速的发展,集成度以每年3~4倍的速度增长,目前己达到超大规模的集成(ULSI)阶段。作为微系统核心的半导体芯片,存储密度则在不断的提高,存储点间的互连线宽度变得越来越窄当芯片中互连线的宽度小于0.131μm时,RC延迟(R为互连线的电阻,C为基板的电容)成为影响芯片传输速度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决RC信号延迟,用铜导线来代替铝导线作为半导体集成电路的互连线,用铜互连线制作新一代半导体芯片。这主要是由于铜的电阻率低,同时铜又具有非常好的抗电子迁移性能,有利于提高芯片的可靠性。
在镀液中只添加酸与酸铜时,在填充过程中,会在道沟或微孔内形成缝隙(Seam)结构;而当镀液中的铜离子浓太低时,会在电镀结束后在于L中下空洞(Void);但是当添加适当的添加剂时,却能使孔底的铜沉积速高过于表面,所得到的铜互连线内没有空洞或缝隙。
因此,为实现集成电路的无空洞无缝隙的完美超级镀铜,一般来说常要加入一些添加剂。但目前大多数添加剂很难解决半导体集成电路镀铜的核心问题,达不到纳米级集成电路镀铜要求的厚度均匀、致密、无空隙、无缺陷,尤其是无空隙、无缺陷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半导体用镀铜添加剂,所述添加剂的制备原料至少包括A组分;按质量浓度计,所述A组分包括10~60g/L聚乙二醇、0.01~1g/L铜盐、1~10g/L无机酸以及超纯水。
作为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按质量浓度计,所述A组分包括10~60g/L聚乙二醇、0.01~1g/L铜盐、1~10g/L无机酸以及超纯水;优选地,所述A组分包括15~50g/L聚乙二醇、0.1~1g/L铜盐、3~8g/L无机酸以及超纯水。
作为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聚乙二醇选自PEG-200、PEG-400、PEG-600、PEG-800、PEG-1000、PEG-2000、PEG-3000、PEG-4000、PEG-6000、PEG-8000、PEG-10000、PEG-20000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作为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添加剂的制备原料还包括B组分;所述A组分和B组分的重量比为1:(0.5~1.5)。
作为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按质量浓度计,所述B组分包括3~25g/L含硫的烷基磺酸钠、0.01~1g/L铜盐、1~10g/L无机酸以及超纯水;优选地,所述B组分包括5~20g/L含硫的烷基磺酸钠、0.1~1g/L铜盐、3~10g/L无机酸以及超纯水。
作为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含硫的烷基磺酸钠选自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2-噻唑啉基聚二硫丙烷磺酸钠、苯基聚二硫丙烷磺酸钠、醇硫基丙烷磺酸钠、苯基二硫丙烷磺酸钠、二巯基丙磺酸钠、3-硫-异硫脲丙磺酸内盐、3-硫基-1-丙磺酸钠盐、二甲基二硫甲酰胺磺酸、3-(苯并噻唑-2-硫代)-丙磺酸钠盐、甲基(磺基丙基)二硫化物二钠盐、甲基(磺基丙基)三硫化物二钠盐、2-巯基乙基磺酸钠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作为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A组分的液体颗粒的粒径大于等于0.1μm;所述B组分的液体颗粒的粒径大于等于0.1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赛夫特半导体材料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赛夫特半导体材料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10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