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左氧氟沙星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4996.1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0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汪平中;顾晋文;范锦敏;宋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虞京新药业有限公司;上海京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98/06 | 分类号: | C07D498/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贾师英 |
地址: | 312369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氟沙星 中间体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左氧氟沙星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式I化合物加入水中,在通气体条件下加碱进行碱水解,并进一步与酸反应得到式II化合物。本发明的方法后处理简单、产品中杂质含量低,且不需加入有机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药物领域,涉及一种左氧氟沙星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S)-9,10-二氟-3-甲基-7-氧代-2,3-二氢-7H-吡啶并[1,2,3-△]-1,4-苯并噁嗪-6-羧酸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化学名为(S)-(-)-9-氟-2,3-二氢-3-甲基-10-[4-甲基-1-哌嗪基]-7-氧代-7-氢吡啶并[1,2,3-△]-[1,4]苯并恶嗪-6-羧酸(式III),是日本第一制药株式会社研发上市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其具有如下结构式:
(S)-9,10-二氟-2,3-二氢-3-甲基-7-氧代-(3S)-7H-吡啶并[1,2,3-△]-1,4-苯并嗪-6-羧酸(式II)或其盐是合成左氧氟沙星的关键中间体,其具有如下结构式:
式II化合物可以由(S)-9,10-二氟-3-甲基-7-氧代-2,3-二氢-7H-吡啶并[1,2,3-△]-1,4-苯骈恶嗪-6-羧酸乙酯(式I)水解制备得到,式I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式:
目前工业上通常采用以式I为原料,醋酸作溶剂,硫酸为催化剂加热回流反应的方法合成式II化合物,但该方法对环境污染大、溶剂成本高、设备腐蚀非常的严重。
制备式II化合物还可以用碱水解的方法,例如WO2009035684、文献Journal ofMedicinal Chemistry.,1987,30(12),2283–2286.和Tetrahedron,2010,(66),6565–6568.等报道了类似结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碱水解法的共同特点是,采用碱水解后,再用酸调pH至酸性,过滤、洗涤得到。但是由于用碱水解的方法会产生醇副产物,容易发生亲核取代反应而产生杂质(S)-10-乙氧基-9-氟-3-甲基-7-氧-2,3-二氢-7H-[1,4]苯并噁嗪[2,3,4-ij]喹啉-6-羧酸(式IV),式IV难于通过简单的纯化方法去除,且其含量难于控制在0.1%以下,无法满足药用需求。
专利文献CN102850376A公开了一种用选自四氢呋喃、乙腈的有机溶剂与水的混合溶剂水解制备式II化合物的方法。然而用四氢呋喃、乙腈与水的混合溶剂时,四氢呋喃、乙腈毒性较大,且该反应需要在反应中除去反应生成的醇,得以降低杂质式IV的产生,但仍难于将杂质式IV控制在0.1%以下。
专利文献CN103755722A通过在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1,4-二氧六环、N,N-二甲基乙酰胺或乙腈的有机溶剂与水的混合溶剂中水解制备得到式II化合物。同样,该反应需要在反应中除去反应生成的醇。
专利文献CN105732660A通过选自C3-C6直链或支链烷基醇、丙酮、丁酮中的一种或几种与水的混合溶剂中水解制备得到式II化合物。但该反应溶剂回收利用时需要分离乙醇,工业化难以进行实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减少式II化合物产品中的杂质含量,发明人对式II化合物的制备工艺进行了革新,用碱水解代替酸水解,解决了环境污染大、设备易腐蚀的问题;用水代替有机溶剂/水混合溶剂作为碱水解反应溶剂,克服了混合溶剂难以回收利用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虞京新药业有限公司;上海京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未经上虞京新药业有限公司;上海京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49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的控制系统、车辆的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制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