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三浦折叠设计的软体爬行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5751.6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0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焦志伟;于猛;马昊鹏;李荣军;于源;丁玉梅;杨卫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5/00 | 分类号: | B25J5/00;B25J9/00;B25J9/08;B25J9/14;B62D5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折叠 设计 软体 爬行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浦折叠设计的软体爬行机器人,由左侧可折叠气体驱动单元、右侧可折叠气体驱动单元、前脚、后脚和行进轮组成,左右两个可折叠气体驱动单元粘接在前脚、后脚之间。左右两侧可折叠气体驱动单元分别由不同的气源独立控制。工作时,分别对左右两侧的可折叠气体驱动单元进行充气或抽气,使软体机器人两个可折叠气体驱动单元周期性的伸长、缩短,由于在前脚、后脚上的行进轮的单向轴承的限制,软体机器人能够完成直行、转向运动。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体积较小、在自身高度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快速、灵活运动的软体机器人,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可折叠气体驱动单元,可有效解决传统爬行软体机器人爬行阻力大、转向困难、灵活性较差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软体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三浦折叠设计的软体机器人。
背景技术
软体机器人采用硅胶或橡胶等柔性材料制作,可以在大范围改变自身的形状,与传统的刚性机器人相比,软体机器人能够适应复杂的作业环境,能够适应不同的外加载荷和环境阻碍,具有较好的人机交互性,在侦察、探测以及医疗行业有着广阔的应用场景。
爬行类软体机器人是软体机器人领域内的一个热点,目前国内外研制出的爬行类软体机器人大多都是仿照毛虫、尺蠖等自然界生物的运动模式。其中依靠气体驱动的仿毛虫、尺蠖的爬行类软体机器人在直行、转向的时候,软体机器人本身会变形为类似“Ω”的弓形形状,自身产生较大的变形、膨胀。依靠前后两端或左右两端结构的差异化设计,使其前后端或左右端与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不同或差动驱动,进而使软体机器人前进或转向。该类软体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本身会变形为类似“Ω”的弓形形状,软体机器人自身产生一定的变形、膨胀,运动比较缓慢,因此,在一些狭小、高度受限的环境下,该类软体机器人的运动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近年来,折纸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为设计软体机器人提供了新的思路。三浦折叠是由三浦公亮所发明的折叠技术,折叠后形成特殊的褶皱,只需沿单一轴线方向拉伸,整个结构即可展开成平行四边形的“棋盘”,要收拢时则反向一推即可。三浦折叠能够改变纸张的力学和材料特性,例如三浦折叠可以让不起眼的纸张具有一定的刚度、可压缩性、可收缩性以及负泊松比。三浦折叠具有一定的记忆特性,在折叠过后,纸张可以在较小的力的作用下恢复到折叠状态。三浦折叠在太空卫星、太阳能电池板、隔音墙等方面均有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三浦折叠上述的特点,设计提出一爬行式软体机器人,通过驱动器的结构设计可以实现在较小的气压范围内实现较大的长度变化,该爬行式软体机器人能够在自身形变较小、自身高度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快速、灵活运动,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爬行软体机器人爬行阻力大、转向困难、灵活性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设计的爬行式软体机器人主要由左侧可折叠气体驱动单元、右侧可折叠气体驱动单元、前脚、后脚和行进轮组成。可折叠气体驱动单元能够在正压下伸长,在负压下收缩。左折叠驱动单元和右折叠驱动单元结构完全相同,由柔软的外表皮和支撑骨架组成,左右两个可折叠气体驱动单元粘接在前脚、后脚之间,分别由不同的气源独立控制。行进轮分别由轴、单向轴承和轮胎组成,四个行进轮分安装在前脚、后脚的安装孔中,后脚上开孔,工作时,通过后脚左右两个通气孔分别对左右两侧的可折叠气体驱动单元进行充气或抽气,控制左右可折叠气体驱动单元内的气压,进而控制可折叠气体驱动单元的伸长和收缩。直行时,对左右两侧的可折叠气体驱动单元同时充气、抽气,使软体机器人周期性的伸长、缩短,由于在前脚、后脚上的单向轴承的限制,使得软体机器人不断的向前移动;转向时,为了获得较大的转向角度,先对左右两侧的可折叠气体驱动单元同时抽气,然后再对左或右侧驱动单元循环充气、抽气,由于在前脚、后脚上的单向轴承的限制,使得软体机器人不断的向右或左转向。
所属软体机器人中左侧可折叠气体驱动单元、右侧可折叠气体驱动单元、前脚、后脚以3D打印成型作为模具,用可浇注硅胶以及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等软材料浇注而成。支撑骨架由纸张沿折痕折叠制成,并粘结在可折叠部分的表皮内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57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