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氧化与抗氧化双重功能的仿生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42885.2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08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戴箭;刘雯;阮淼亮;薛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51 | 分类号: | A61K9/51;A61K47/24;A61K47/46;A61K47/02;A61K38/44;A61K31/352;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苏运贞 |
地址: | 5106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氧化 双重 功能 仿生 纳米 载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具有氧化与抗氧化双重功能的仿生纳米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红细胞膜和包覆于红细胞膜内的有机金属骨架,有机金属骨架上负载有功能化超氧化物歧化酶和β-拉帕醌;所述的功能化超氧化物歧化酶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和包裹在酶内腔中的铁纳米粒子;
所述的功能化超氧化物歧化酶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将超氧化物歧化酶与硫酸亚铁铵溶于除氧去离子水中,在氮气氛下搅拌,以恒定速率向溶液中加入硼氢化钠,反应;超滤浓缩,即得到功能化超氧化物歧化酶;
所述的有机金属骨架为沸石咪唑骨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氧化与抗氧化双重功能的仿生纳米载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硼氢化钠是浓度为10~50mmol/L的硼氢化钠;
所述的以恒定速率向溶液中加入硼氢化钠采用微量注射泵实现,速度设置为0.1~0.5ml/min;
所述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硫酸亚铁铵和硼氢化钠的配比为质量比10~30:1:10~40;
所述的搅拌的时间为20~40min;
所述的反应的时间为1~2h;
所述的超滤浓缩采用的超滤管的截留分子量为5~20kDa;
所述的超滤浓缩为浓缩至原液体积的1/4~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氧化与抗氧化双重功能的仿生纳米载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沸石咪唑骨架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以二甲基咪唑为有机配体,由六水合硝酸锌提供金属离子,在室温下以水为溶剂反应合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氧化与抗氧化双重功能的仿生纳米载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红细胞膜为O型血红细胞膜;
所述的红细胞膜为靶向配体修饰的红细胞膜;
所述的靶向配体为Angiopep-2、叶酸、整合素、新生血管靶向肽中的至少一种。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氧化与抗氧化双重功能的仿生纳米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β-拉帕醌溶解,然后与功能化超氧化物歧化酶、二甲基咪唑共混,搅拌状态下加入六水合硝酸锌,纯水定容,反应,离心,洗涤,得到负载有功能化超氧化物歧化酶和β-拉帕醌的沸石咪唑骨架;
(2)将步骤(1)得到的沸石咪唑骨架与红细胞膜共混,通过微型脂质体挤出器挤压成型,得到具有氧化与抗氧化双重功能的仿生纳米载体;
当所述的红细胞膜为靶向配体修饰的红细胞膜时,则步骤(2)为:先将红细胞膜与靶向配体连接磷脂混合,孵育,得到靶向配体修饰的红细胞膜;再将步骤(1)得到的沸石咪唑骨架与靶向配体修饰的红细胞膜共混,通过微型脂质体挤出器挤压成型,得到具有氧化与抗氧化双重功能的仿生纳米载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氧化与抗氧化双重功能的仿生纳米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的溶解使用的溶剂为二甲基亚砜,得到的β-拉帕醌溶液的浓度为0.05~0.15mg/μL;
步骤(1)中所述的二甲基咪唑是浓度为1~5mol/L的二甲基咪唑;
步骤(1)中所述的六水合硝酸锌是浓度为0.5~2mol/L的六水合硝酸锌溶液;
步骤(1)中所述的β-拉帕醌、功能化超氧化物歧化酶、二甲基咪唑和六水合硝酸锌的配比为1~10mg:1~5mL:1~10mL:1~5mL。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氧化与抗氧化双重功能的仿生纳米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的搅拌的时间为10~60min;
步骤(1)中所述的反应的时间为10~60min;
步骤(1)中所述的离心的条件为5000~20000rpm离心10~60min;
步骤(1)中所述的洗涤为用去离子水洗涤2~4次;
步骤(2)中所述的挤压成型为依次在400nm、200nm的聚碳酸酯多孔膜微型脂质体挤出器中挤压7~15次;
步骤(2)中所述的孵育的时间为10~60min。
8.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氧化与抗氧化双重功能的仿生纳米载体在制备医疗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288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清洁型电池制造设备
- 下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拦污栅及其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