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自动避让功能的仓库作业用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4161.3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8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杨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图灵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5/00;B25J13/08;B25J1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高俊萍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永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自动 避让 功能 仓库 作业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避让功能的仓库作业用机器人,涉及仓库作业用机器人领域,为解决现有的仓库机器人没有额外的防碰撞机构,一旦出现检测失灵后会出现硬性碰撞,容易造成仓库机器人内部结构受到损伤的问题。所述机器人本体对称两端外表面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测距外壳体和第二测距外壳体,所述第一测距外壳体和第二测距外壳体的一侧外表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测距口和第二测距口,且在第一测距口和第二测距口口的一端均设置有透明保护板,所述第一测距外壳体和第二测距外壳体的内部分贝固定安装有三个激光测距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仓库作业用机器人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自动避让功能的仓库作业用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网购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在网上选择好商品后,卖家需要对商品进行打包,并通过快递来进行运输,因此在快递的仓库内会在不同的时间段出现不同地点的货物,因此需要对货物进行分拣、运输,此时采用仓库机器人代替人工能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
现有的仓库机器人没有额外的防碰撞机构,一旦出现检测失灵后会出现硬性碰撞,容易造成仓库机器人内部结构受到损伤,为了避免机器人检测出现失灵时导致机器人与其余物体硬性碰撞,从而导致内部结构出现损伤;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具有自动避让功能的仓库作业用机器人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避让功能的仓库作业用机器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的仓库机器人没有额外的防碰撞机构,一旦出现检测失灵后会出现硬性碰撞,容易造成仓库机器人内部结构受到损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动避让功能的仓库作业用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对称两端外表面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测距外壳体和第二测距外壳体,所述第一测距外壳体和第二测距外壳体的一侧外表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测距口和第二测距口,且在第一测距口和第二测距口口的一端均设置有透明保护板,所述第一测距外壳体和第二测距外壳体的内部分贝固定安装有三个激光测距仪,所述激光测距仪与机器人本体内部的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激光测距仪照射的角度依次呈九十度分布。
优选的,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侧表面上设置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部卡接有防撞气囊,所述防撞气囊位于第一测距外壳体和第二测距外壳体的下方,所述防撞气囊的内部填充有空气,且防撞气囊的最外沿尺寸大于第一测距外壳体和第二测距外壳体最外沿尺寸。
优选的,所述机器人本体对称两端侧表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刹车壳体和第二刹车壳体,所述第一刹车壳体和第二刹车壳体相对而置,所述第一刹车壳体和第二刹车壳体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防撞杆和第二防撞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刹车壳体和第二刹车壳体的一侧外表面上分别设置有五个通孔,且通孔的内部分别贯穿有五个第一连接杆和五个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外表面上分别套接有压缩弹簧,所述第一防撞杆和第二防撞杆均由第一防撞段、第二防撞段、第三防撞段、第四防撞段、第五防撞段组成,所述第一防撞段、第二防撞段、第三防撞段、第四防撞段、第五防撞段相互独立。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撞段、第二防撞段、第三防撞段、第四防撞段、第五防撞段分别对应相应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且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端块,所述限位端块五个为一组,共计两组,且一组限位端块之间相互串联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端块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导电板,所述固定导电板固定安装在导电板安装座的外表面上,所述固定导电板与继电器的控制端头电性连接,所述限位端块与第一接线端串联连接,所述第一接线端与机器人电池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接线端与继电器的控制端头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继电器的通电端与第二接线端电性连接,所述继电器和第二接线端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继电器、第二接线端、机器人电池、机器人单片机串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图灵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图灵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41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