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鲳淀粉卵甲藻病的高效防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31030.2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6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顾玮玮;王亚军;胡佳宝;匡思雯;张曼;孙弋博;张友仪;李亚亚;孙嘉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13 | 分类号: | A01K61/13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曾庆国 |
地址: | 315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淀粉 卵甲藻病 高效 防治 方法 | ||
1.一种银鲳淀粉卵甲藻病的高效防治方法,包括养殖水体的管理、养殖环境和养殖工具的清理、鱼体检查及药物处理,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如下:
(1)养殖池的预处理处理:在养殖池进行完常规消毒后,进行甲醛处理,杀死潜在的淀粉卵甲藻虫体,其处理方法为:将200ppm-400ppm的甲醛溶液均匀的喷洒在池底与池壁,黑膜覆盖过夜后用洁净海水冲洗干净;
(2)养殖水体的管理:在养殖过程中采用微流水操作,即养殖池内始终保持有流量在5~10L/min的进出水体;当养殖水体的温度低于22℃时,每天进行一次60%~80%的换水,当养殖水体的温度超过22℃时,每日进行两次80~100%的换水;
(3)养殖环境和养殖工具的清理:每日早上和傍晚两个时间段对养殖池的池底和池壁进行两次清理,用吸污器对养殖池的整个池底吸污后,再用刷子清理池底和池壁;养殖工具每隔一周浸泡淡水一次;出现淀粉卵甲藻感染时,该池的养殖工具隔离,用150-200ppm的甲醛溶液进行药物处理,浸泡过夜后用洁净海水冲洗干净,晾晒后才可混用工具;
(4)鱼体检查:如果没有出现银鲳死亡的现象,每隔2-5日对体质较弱的银鲳进行检查,如果出现银鲳死亡的现象,则每日对死亡的银鲳进行检查;通过对银鲳皮肤粘液及鳃组织进行镜检,来检查淀粉卵甲藻病的情况;
(5)药物处理:在银鲳体液和鳃部检查不到淀粉卵甲藻时,定期对养殖水体、养殖池的池壁进行药物预防处理,使用的药物为甲醛,甲醛计量为50-80ppm;在银鲳体液和鳃部检查到淀粉卵甲藻时,定期对养殖水体、养殖池的池壁进行药物除病害处理,使用的药物为甲醛,甲醛计量为60-100ppm;进行药物预防/除病害处理过程中,将加氧开至最大,防止鱼因缺氧致死,处理结束后换水排出剩余甲醛,换水量为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甲醛溶液,浓度为300ppm;步骤(3)中,出现淀粉卵甲藻感染时,养殖工具用200ppm的甲醛溶液进行药物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换水时,先打开排水阀门进行排水,当水位降低到30-40cm处时,打开进水阀门,同时进水和排水;待水位降低至20-25cm时关闭排水阀门,继续进水至加满养殖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采用微流水操作时,养殖池始终保持有流量在5~10L/min的进出水,每次投喂后,加大流水至10L/min,去除油膜,以保持水质的清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养殖水体温度低于22℃时,若有病害发生时,一片银鲳鳃部会观察到有1~3个淀粉卵甲藻;养殖水体温度高于22℃时,若有病害发生时,一片银鲳鳃部会观察到有3~5个淀粉卵甲藻,较为严重时,会发现20~40个淀粉卵甲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养殖水体温度超过22℃时,是淀粉卵甲藻病的高发期,鱼体检查的时间间隔需要相应缩短,防止淀粉卵甲藻大量繁殖,如果没有出现银鲳死亡的现象,2天进行检查一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在进行药物预防/除病害处理时,每次进行前银鲳停止喂食一餐,将甲醛倒入洒水壶中用海水稀释,并将养殖水体的水位降低至35-45cm后,将甲醛均匀的撒入养殖池的同时也对池壁进行喷洒,达到预定甲醛计量后停止撒药,每次处理1-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103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