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晶体材料、其制备方法及作为激光晶体的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28277.9 | 申请日: | 2019-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86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燕;涂朝阳;李坚富;游振宇;朱昭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30B29/28 | 分类号: | C30B29/28;C30B15/36;C30B28/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周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0 | 代理人: | 张莹;周游 |
| 地址: | 35000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晶体 材料 制备 方法 作为 激光 应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晶体材料,化学式为NdxCryY3‑xAl5‑yO12,其中,0.006≤x≤0.008,0.0045≤y≤0.0055,1.2≤x/y≤1.6;Nd3+取代晶体中Y3+的格位,Cr3+取代晶体中Al3+的格位。Cr对Nd具有良好的敏化作用,增强了晶体对泵浦光的吸收,吸收强度比较大,而且吸收波段比较宽,与商业化的蓝光半导体泵浦源相匹配。基于该晶体,采用蓝光LD泵浦+倍频的技术方案可实现344nm紫外波段激光。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新型的激光晶体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无机晶体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紫外激光器在光数据存储、微加工、光刻技术、光化学、光生物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相对于长波长激光来说,用短波长紫外激光加工有其独特的优点,它通过直接破坏连接物质原子组分的化学键进行“冷”加工,不产生对外围的加热,因此成为加工薄橡胶和塑料之类脆弱物质的理想工具,也使得其在金属、半导体等许多物质上进行打孔、切割和作标记成为可能,而且由于它具有良好的聚焦性能和较高的分辨率,成为光雕刻、3D打印、高精度电路板、太阳能电池、LED导电膜加工、晶片打标、微细钻孔等激光加工的最理想激光光源。
近年来紫外激光器的发展非常迅速,功率在瓦级以上的高重频全固态激光器不断应用于加工领域,国内外研究机构和公司不断向更高功率(数十瓦级)、更高重频(几十甚至几百kHz)方向发展。紫外激光器目前国际市场价格也在不断提升,约为2-5万美元/瓦,中大功率全固态紫外激光器市场大多被国外厂商占据。随着紫外激光技术的进步以及成本的降低,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使用紫外激光器,比如半导体照明、太阳能电池及集成电路行业,全固态紫外激光器正处于替代其它加工方式的重要发展阶段,市场增长迅速。
目前平均功率在5-10W的紫外激光器已经达到实用化水平,我国紫外固态激光器大多数采用Nd:YAG或Nd:YVO4作为增益介质,通过倍频产生266nm、355nm紫外激光[1-2],虽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国际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尚需不断加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最突出的问题是市场上的紫外全固态激光器性能不稳定,返修率高,功效不够高,而且脉宽和重频低,急需开发新一代高功率、高稳定性的紫外激光材料及器件,具有高功效、高重复率、性能可靠、光束质量高、稳定性高等特点,直接投入市场应用。
根据市场调研及文献查阅[3-7],与市场上广泛应用的单掺Nd:YAG晶体相比,双掺的Cr,Nd:YAG晶体具有以下优点:
(1)X射线结构分析证实:由于Cr、Nd离子的成对排列和体积补偿作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晶格畸变,使得掺杂均匀;
(2)干涉条纹法证实:晶体光学均匀性更好;
(3)抗辐照实验证实:抗近紫外辐照能力较好;
(4)从已经获得的激光性能来看,其连续运转的阈值低、效率高、激光模式好。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在Nd:YAG中掺入了微量的Cr3+之后,在400~600nm微米波长范围内,明显地增加了两个宽而强的吸收带,因此,Cr离子作为一种敏化剂,以共振传递的形式传递能量,能有效地利用光泵的辐射,从而对Nd3+吸收600nm以下的光能量给予有益的贡献。而这种激光特性与晶体生长质量有密切的关系,由于Cr离子分凝系数大于1,在提拉法法生长该晶体时容易导致上下端Cr掺杂浓度分布不均匀,切割加工的晶体棒在用于激光器时导致功效低下,制作的紫外激光器在用于工业用途时性能不稳定,设备返修率高,因此从事工业激光器生产的厂家选择从美国进货Cr,Nd:YAG晶体,价格奇高,导致激光器成本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82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