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16225.X | 申请日: | 2019-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23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 发明(设计)人: | 杨刚;杨彩霞;龚明峰;杨智泉;江港;吴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舒邦药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9/16 | 分类号: | A61K9/16;A61K9/48;A61K47/02;A61K47/36;A61K47/32;A61K47/12;A61K31/198;A61P3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肖阳 |
| 地址: | 433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胶囊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胶囊制剂含有:第一颗粒,所述第一颗粒含有活性成分;第二颗粒,所述第二颗粒含有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辅料的至少一部分;和可选的第三颗粒,所述第三颗粒含有润滑剂;其中,所述活性成分包括L‑半胱氨酸和其功能类似物的至少之一。通过将L‑半胱氨酸或其功能类似物与辅料配制在不同颗粒中制成胶囊制剂,尤其是肠溶胶囊,可以使得L‑半胱氨酸或其功能类似物能够在肠道内吸收,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的,本发明涉及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乙醛,又名醋醛,无色易流动液体,有刺激性气味。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乙醛列入致癌物清单中。人体内的乙醛有多种来源,其中,人体在摄入乙醇后,生物体中形成的乙醛还可产生诸如宿醉或者醉酒等生理状况。
WO0236098A1公开了能够结合唾液、胃和大肠中的乙醛的化合物及其用途。
然而,目前的用于缓解与乙醛相关症状的制剂仍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发明是基于发明人的下列发现而完成的: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对L-半胱氨酸及其类似物的胶囊制剂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现有制备含有L-半胱氨酸或者其类似物的胶囊制品的过程中,通常采用诸如乙醇作为溶剂制取软材,进一步将得到的软材物料进行湿整粒和干燥处理。采用乙醇作为溶剂的原因在于,半胱氨酸与水接触容易发生水解反应,并且半胱氨酸在高温下容易发生氧化反应,因此,通过采用乙醇作为溶剂能够避免引入水,同时也避免了半胱氨酸在制粒与干燥过程中发生水解反应,另外,由于乙醇容易挥发,因此,可以缩短在高温下干燥处理的时间,从而减少半胱氨酸在高温下的氧化现象。然而,本发明的发明人进一步发现乙醇作为有机溶剂难以完全除去,并且残留的乙醇会引起人体的不适反应,同时除去乙醇也会显著提升制剂的生产成本和安全隐患,降低生产效率。并且,本发明的发明人还发现,干燥处理过程通常需要数小时的时间,而在这个过程中,会有部分乙醇被氧化成乙醛,而且L-半胱氨酸仍然会被氧化,很显然,这是不期望发生的。为此,发明人首次提出了将活性成分与辅料配置在不同颗粒中的技术方案,从而在制备胶囊制剂的过程中,可以对辅料和活性成分分别采用不同的工艺进行配制,以便可以有效地避免活性成分与水接触而发生水解,也能避免活性成分在高温下发生氧化。另外,通过采用润滑剂颗粒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颗粒和第二颗粒的混合效率,从而提高活性成分和辅料的混合效率,使其充分混合,从而提高胶囊制剂的作用效果。
为此,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胶囊制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胶囊制剂含有:第一颗粒,所述第一颗粒含有活性成分;第二颗粒,所述第二颗粒含有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辅料的至少一部分;和可选的第三颗粒,所述第三颗粒含有润滑剂;其中,所述活性成分包括L-半胱氨酸和其功能类似物的至少之一。如前所述,通过将活性成分与辅料配置在不同颗粒中,从而在制备胶囊制剂的过程中,可以对辅料和活性成分分别采用不同的工艺进行配制,以便可以有效地避免活性成分与水接触而发生水解,也能避免活性成分在高温下发生氧化。另外,通过采用润滑剂颗粒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颗粒和第二颗粒的混合效率,从而提高活性成分和辅料的混合效率,使其充分混合,从而提高胶囊制剂的作用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前面所述的胶囊制剂还可以具有下列附加技术特征的至少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胶囊制剂选自肠溶胶囊。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90%的所述第一颗粒的粒径为50~300微米,不超过10%的所述第二颗粒的粒度为40~60目,20~60%的所述第二颗粒的粒度为60~100目,40~70%的所述第二颗粒的粒度为100~120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二颗粒是由湿法制粒形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舒邦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北舒邦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62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